logo
繁体
繁体

美国无法通过自我封闭的方式与中国竞争,彭博说出口管制会让美国重蹈苏联覆辙

彭博社发表的观点称,美国无法通过自我封闭的方式与中国竞争。以下为全文,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网站立场。

拜登当选不会结束美中贸易战。

拜登已经承诺,要保留特朗普的关税作为谈判的筹码。这标志着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经济上竞争的新时代到来。但是,除了关税和贸易协议这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外,还有另一场更重要的经济斗争正在展开——对科技行业的控制之战。而美国,正在部署一些非常危险的武器想打赢这场战争。

随着中国在许多高价值产业的技术水平,接近与美国平起平坐,美国已经采取行动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在特朗普的领导下,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大幅加大了对中国收购美国公司的阻碍——这被认为是中国窃取先进技术的主要方式。虽然国家安全是官方的理由,但保持美国的商业主导地位无疑是另一个目标。

Photo by Macau Photo Agency on Unsplash

在拜登的领导下,外国投资委员会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态度。这可能是一个明智的举动,因为除了资本,中国收购方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给美国科技行业,而由于低利率和国内外资金的持续流入,美国科技行业已经被外国资本所淹没。

但不那么聪明的是,特朗普针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另一个重要武器,出口管制。

出口管制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国公司出售技术。尽管中国正在变得更加先进,但其旗舰企业仍依赖于各种专业软硬件产品,而这些产品只能由美国或其他发达国家的一两家高度专业化的公司生产,比如用来生产半导体的设备。

阻止这些产品的流动可能会严重阻碍中国公司的业务。这一武器最初是针对华为的,华为不仅是中国主要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也是5G技术供应竞赛中的领先者。有一段时间,特朗普似乎软化了态度,但今年秋天,他的打击力度更大了。

这些控制措施,至少在短期内成功地对华为的业务造成了严重损害,显然鼓励特朗普在这一策略上变本加厉。他的政府最近将出口管制范围扩大到60多家中国企业,包括旗舰半导体制造商中芯国际和世界一流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

美国政府的理由是这些公司与中国军方有牵连。但最新一轮的管制,似乎也旨在阻止中国在任何高价值、高科技行业获得主导地位。

这是一场非常危险的游戏。阻止商业机密从美国泄露到中国是一回事。但要想搞垮中国的科技行业,难度要大得多,而且似乎不太可能成功。

国家之间的贸易是专业化的。美国擅长软件,日本擅长汽车制造,台湾擅长半导体制造,等等。如果像有些美国人设想的,中国融入了世界经济,却不会专门生产任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产品,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

中国已不再是2000年代的低成本组装平台,不再只是把iphone和韩国和日本制造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它的技术人才和积累的知识现在是世界级的。如果某个地方的某个人会想要购买中国的科技产品,而美国不可能阻止他们。

与此同时,出口管制正在伤害美国公司。如果中国不能从美国购买高科技设备、半导体和软件,那么它就会从日本、欧洲或其他地方购买。或者如果美国也阻止了这一点,那么中国只会学习如何自己制造产品。持久战的结果,将是美国制造商损失了收入,被永久地关在中国市场之外。

因此,出口管制很容易最终伤害到美国而不是中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报告称,截至今年7月,中国市场占美国半导体制造商收入的四分之一,但中国只有5%的半导体来自美国,相比之下,美国供应商容易被其他国家的制造商取代,美国企业想找到替代中国的市场就没有那么容易。

彼得森国际工业研究所的报告还指出,美国设备制造商因此也将在其他地方失去业务,因为其他国家担心美国将试图阻止它们向中国销售用美国设备制造的产品。

出口管制阻碍了外国制造商在美国投资,因为那样他们可能无法向中国销售产品。

换句话说,出口管制企图迫使全球科技产业整齐划一地分成两个领域,中国的和美国的。但由于中国市场如此巨大,美国很容易发现自己的地盘会比中国的小得多,也少得可怜。通过把自己封闭在经济铁幕之后,美国有可能重蹈冷战中苏联的覆辙。

出口管制对于经济竞争来说,实在是太危险的工具。还有其他方法可以限制中国军事技术的影响力,比如推动世界远离华为5G技术的努力就很成功。美国应该坚持使用这样的策略,同时提升自己的科技产业,并在研究上投入更多。

[ya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