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气候变化的影响有多大?研究表明,野生动物疾病的感染范围将不断扩大

 

(Photo by Pixabay on Pexels) 

据《温哥华省报》报道,一项将于周五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警告说,随着世界气候变暖,通过寄生虫传播的野生动物疾病将向北移动,在寒冷的极北和高海拔地区,感染的动物数量预计将急剧增加。

该研究预测,在未来的50年中,野生动物疾病的感染范围将不断扩大,这些疾病是由细菌,真菌,病毒和感染性蠕虫所引起的。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的联合作者Jason Rohr表示,这对人类有者严重的影响。

Jason Rohr在印第安纳州圣母大学负责生态和公共卫生实验,他表示,据他们所知,有75%的新兴传染病来源于野生生物, 所以当研究表明野生动植物的传染病可能增加时,人们应该为自己的健康担忧。

研究指出,气候变化已经导致野生动物疾病的激增。 Rohr表示,人们已经受到这些野生动物的疾病的影响,包括新冠病毒。

该研究支持了野生动物疾病的“热失配”理论(thermal mismatch),研究表明,当栖息地变暖时,适应寒冷环境的物种面临的风险增加,而当栖息地变冷时,适应温暖环境的物种面临的风险增加。

这项研究,是基于对7346种野生动植物种群的记录,包括1381种陆地和淡水物种,从小的昆虫到横跨七大洲的大型哺乳动物。研究利用过去的气候记录和未来50年气候条件的变化情景,来计算野生生物疾病通过寄生虫传播的趋势。

该研究发现,按照当前的碳排放和气候变暖的速度,这些寄生虫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流行率将“急剧增加”,预计2070年,在许多北方地区和山区,患病率几乎增加一倍。

 Rohr表示,但如果气候变暖的速度减缓,野生动植物传染病的增加速度将会减慢许多。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威斯康星大学的杰里米·科恩(Jeremy Cohen)在电子邮件中说道,风险最大的是冷血动物,包括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因为它们无法调节体温以适应变暖的环境。
 

科恩表示,生活在寒冷气候下的哺乳动物,可以通过调节体温来抵消部分”热应激“(heat stress)。

他们在南佛罗里达大学开始了研究工作。科恩补充道,像虱子这样的寄生虫会使哺乳动物感染疾病,在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它们会更快地繁殖并且繁殖更多。

他说,温暖的气候为寄生虫在北部地区的繁殖提供了理想的条件,而在以前,寄生虫在这些地区可能无法繁衍。

该研究并未按动物种类来划分风险。 Rohr说,这是现在正在进行的研究的主题。该研究尚未将海洋生态系统考虑进来。他表示,目前海洋系统的可用信息数量很少,无法在疾病传播模型中使用。

阿拉斯加费尔班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的健康研究中心负责人Arleigh Reynolds认为,这项研究可能低估了疾病传播的规模。

他认为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例如阿拉斯加北坡这样的研究场所,正在出现新的动物疾病。

并未参与这项研究的疾病生态学家理查德·奥斯特菲尔德(Richard Ostfeld)博士表示,尽管这项研究的“庞大的数据”令人钦佩,但这些数据仅限于研究温度的影响。
 

纽约州米尔布鲁克市凯里生态系统研究所的奥斯菲尔德表示,气候变化还将影响降水,增加极端事件发生的频率,这些因素也会影响传染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