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报道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加剧了开发商违约的风险,这可能会给中国的银行带来巨额损失,潜在的连锁反应甚至将延伸到中国境外。
中国恒大集团和碧桂园控股等开发商引发的忧虑,导致住房销售遇冷。如果房价下跌过快,拖累未完工房产的价值,房地产公司的净资产可能会出现负值。
碧桂园上个月警告投资者,其债务可能出现 “交叉违约”,即一笔贷款因另一笔债务未偿还而自动触发违约。截至 6 月底,这家公司有 1.36 万亿元(合 1,860 亿美元)负债,其中约 10%据信由外国投资者以美元债券等形式持有。
摩根大通的数据显示,该开发商今年至少要支付价值25 亿美元的利息和到期债券,不过到目前为止,碧桂园还在不断抽出资金来避免违约。上个月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中国恒大集团,则在外币债务重组谈判中遇到了困难。
金融风险已经浮出水面。根据《日经新闻》的统计,截至 6 月底,中国 32 家主要银行的房地产行业不良贷款同比激增 44%,达到 2,901 亿元。甘肃银行和九江银行等地区性银行受到的冲击尤为严重,这两家银行的房地产相关坏账在短短六个月内翻了一番。
据高盛集团估计,银行可能因这些债务而面临约 1.2 万亿元的损失。高盛分析称,资本基础脆弱的中小型机构,可能最终会出现流动性短缺。
地方政府融资工具也存在重大风险。这些投资公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背后的地方政府对还款的隐性担保,但土地使用权销售收入的骤降——这是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加剧了对这些隐性债务的担忧。
国际投资者意识到了这些风险,开始远离中国。上个月,外国交易商通过香港出售中国股票的净额达到了创纪录的896亿元人民币。路透社报道称,加拿大最大养老基金 CPP 投资公司已停止在中国的投资。
中国经济放缓,对与中国贸易和投资关系密切的其他亚洲经济体也造成了伤害。由于对中国的出口下滑,日本 7 月份的整体出口出现了 2021 年 2 月以来的首次同比下降。
巴克莱银行预测,中国今年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4.5%,将低于政府设定的 5%左右的目标。巴克莱还下调了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等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理由是中国经济下滑带来的不利因素。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 7 月份的会议上对中国的金融形势表示了担忧,但此后只出台了一些小规模的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