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周二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在2008年至2021年期间花费了2400亿美元救助22个发展中国家,随着更多国家努力偿还用于建设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的贷款,这一数额在最近几年飙升,显示中国政府在全面调整其海外贷款战略之际,不良贷款问题越来越严重。据路透和华尔街日报报道。
报告显示,过去十年,中国通过新贷款、旧贷款展期以及与中国央行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互换协议,向外国政府和央行提供了逾2300亿美元的紧急支持。
根据世界银行、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AidData和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的报告,几乎80%的救援贷款是在2016年至2021年期间提供的,主要是针对中等收入国家,包括阿根廷、蒙古和巴基斯坦。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实际上已建立了一个新的国际救助贷款体系,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西方机构并存。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起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此刺激经济发展,并在非洲、亚洲和南美洲赢得影响力。中国放贷的规模意味着,中国已超过世界银行,成为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贷款国。
但由于贷款状况恶化、开发陷入停滞,新项目贷款或多或少被搁置,同时中国官员对这个陷入困境的项目进行了全面改革,规模上更为保守,评估潜在投资方面更为严格。
随着中低收入国家的债务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报告称之为“一带一路救助”的财政援助,近年来稳步增长。2021年,中国对借款人的紧急援助达到40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32% ,是2011年类似援助总额的40多倍。
“北京最终是想拯救自己的银行,”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报告的作者之一卡门·莱因哈特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进入了国际救助贷款这个高风险领域。”
研究发现,中国对陷入债务困境的国家的贷款,从2010年占其海外贷款组合的不到5%飙升至2022年的60%。阿根廷获得的贷款最多,为1118亿美元,其次是巴基斯坦的485亿美元和埃及的156亿美元。还有九个国家获得的资金不足10亿美元。
中国人民银行的互换额度,占救援融资的1700亿美元,包括在苏里南、斯里兰卡和埃及。中国国有银行的过桥贷款或国际收支支持为700亿美元,两种贷款的展期为1400亿美元。
包括2008年和2009年发放的贷款,报告确定了中国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国有企业向13个新兴市场国家政府提供的70笔纾困贷款。仅巴基斯坦就得到了200亿美元。其他受益者包括厄瓜多尔、苏丹和坦桑尼亚。
作者说,大部分贷款是美元,许多似乎被用来偿还中国机构的旧债。他们表示,这类操作类似于美国财政部上世纪80年代在拉丁美洲为确保美国贷款得到偿还而提供的双边贷款,或者类似于在该地区债务危机期间为向欧元区成员国提供贷款而建立的安排。
研究者,对一些国家的央行可能利用中国的货币互换额度,来人为地提高外汇储备数字提出了批评。报告作者之一、美国威廉玛丽学院研究室AidData主任布拉德·帕克斯说,中国的救援贷款是 “不透明和不协调的”。通过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人民银行在缓解借款人困境方面发挥了作用,允许其它国家央行利用这些安排来提高外汇储备。
报告作者表示,对于陷入金融或宏观经济困境的国家而言,中国央行的货币互换额度网络“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海外危机管理工具”。互换协议允许一国央行将本国货币兑换成等值的另一种货币,但通常几个月后就会被取消,但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央行会一次又一次地延期这些协议。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其货币互换额度是为了促进贸易,使各国更容易在国际上使用人民币。
借款人在偿还贷款方面的困难,意味着中国贷款人近年来的策略转向滚动旧贷款、修改还款条件和提供更多信贷以避免违约,这种策略让人想起西方银行在2007-09年金融危机之前急于避免贷款损失的做法。
报告说,救助贷款主要集中在占其贷款五分之四的中等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对中国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构成了风险,而低收入国家则获得了宽限期和期限延长。
这些策略并不总是能够防止借款人陷入更深的麻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赞比亚在债务变得难以管理后,都曾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帮助。其他国家政府指责中国拖延重组受损的借款人的债务,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说,中国的行为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债权人过去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并认为中国的行动,比起有时对债务采取强硬立场来说更合适,甚至可能有助于一些国家缓解紧迫的债务违约风险。
中国正在与包括赞比亚、加纳和斯里兰卡在内的国家进行债务重组谈判,并被批评拖延了谈判进程。作为回应,中国已经呼吁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提供债务减免。
研究人员表示,陷入困境的借款人从中国拿到更多贷款,可能会避免进行痛苦的经济改革,从而延长他们的困境。围绕中国贷款的不透明条款,还可能模糊各国真正的财务健康状况,从而使债务减免努力复杂化。
报告作者表示,中国提供的纾困贷款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的贷款之间,重要区别在于成本。中国的贷款利率通常在5% 左右,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平均利率为2% 。另一个不同之处是条款缺乏透明度,这可能使债权人和世界银行等国际债务监督机构,难以评估各国真正的财务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