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为什么中国还不是一个超级大国(收费)

《外交政策》杂志为我们上了一堂国际关系领域的通识课,中国既不是超级大国,目前也没有在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地区获得区域霸权。地缘政治因素,赋予中美竞争以基本框架。

中国不断增长的实力,是当今地缘政治变化唯一一个最具影响力的驱动。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的侵略战争仍在继续,但美国已明确将中国视为头号挑战。

2022年6月,北约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中国纳入其战略概念,标志着这一军事集团的安全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中国到底有多强大?

衡量和比较国家之间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实力,充其量也只是一项不精确的工作。尽管如此,如果我们将中国与当代美国和冷战时期的苏联进行比较,并考虑三个重要的概念:极性(译注:单极、两极或多极)、霸权和超级大国的原初定义,我们可以得到关于中国当前权力地位的宝贵信息。

这样的比较研究显示:美国是一极、区域霸权和超级大国;苏联是一极、超级大国,但不拥有区域霸权;而尽管中国是现在美中两极体系中的一极,但中国既不是区域霸权也不是超级大国。

虽然这些分类读起来,可能像学术辩论中的抽象且细微的差别,但它们实际上对21世纪的战略和政策,有重大而具体的影响。

极性就是国际体系中大国的数量。确定哪些国家算得上大国的最常用方法,是看关键指标,包括:人口、领土面积、资源禀赋、经济实力、军事力量、政治稳定和政策能力。

利用这七个指标,我们可以看到国际体系现在有一个明显的中美两极权力结构,类似于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

就经济实力而言,目前的两极体系实际上比冷战时期的两极更为完美,中国的经济财富总量几乎与美国相当;而苏联的经济则从未占到美国经济的50%以上。

然而在军事力量方面,目前的国际体系并不像冷战时那么完美两极化,现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的军事力量差距,比当时的华盛顿和莫斯科更为巨大。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比冷战时期的苏联要小很多。

根据结构现实主义的理论,权力结构中极的数量以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大国行为和国际秩序。一个两极权力结构可能会促使两极走向密集的、全方位的竞争,并在两个对手和他们各自的盟友之间形成明显的两极分化。

这种分化延伸到军事、经济和其他事务。美苏争霸时期就是这种情况,我们今天也看到了类似的发展迹象,政策辩论中甚至谈及美中竞争是否会变成一场新的冷战。

然而,仅靠极性并不能为我们提供中国力量的全貌。与源自权力和规模的极性不同,霸权和超级大国的概念是地缘政治概念,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中国影响力的范围及其局限的新信息。

“超级大国”(Superpower)是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威廉·T·R·福克斯在其1944年出版的《超级大国》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由于美国和中国是两极权力结构中的两个主导国家,人们就往往把这两个国家称为超级大国。不用多说,只有国际体系中的两极才能成为超级大国。然而,名列两极之一并不是成为超级大国的唯一条件,按照福克斯的原始定义,中国并不是一个超级大国。

福克斯将大国分为两类:超级大国和区域大国。根据福克斯的说法,超级大国具有全球影响力,并有能力将其武装力量投入到自身大战略所决定的任何主要战区;另一方面,区域大国可能享有大国地位的正式威望和礼仪上的威望,但它们的影响力仅仅在单一的冲突区域内才是巨大的。

福克斯强调,只有幅员辽阔的大国,才能成为在世界上影响不止一个地区的大国。1944年,福克斯仍然将英国定义为超级大国,因为英联邦和帝国的存在,以及英国在世界所有主要战区投射武装力量的能力,也包括拥有大量的殖民地部队。

然而在二战后,很快就可以看出:英国既不再是一极,也不再是超级大国。

 

绿色为大英帝国,浅绿色为英国托管地,亮绿色为二战后英国的占领地;深蓝色为美国,浅蓝色为美国托管地,蓝绿色为二战后美国占领地;红色为苏联,粉红色为苏联势力范围Vadac,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美国无疑是一个超级大国,美国拥有一个由联盟协议和海外军事基地组成的世界性网络,使美国能够在各个战区之间迅速部署和调动部队;苏联也是一个超级大国。尽管莫斯科从未能够建立一个与华盛顿匹敌的、全球范围的军事基地网络,但它在欧亚中心地带的地位使它能够影响欧洲、中东、南亚和东亚等地具有战略性的战场。在冷战即将结束时,苏联也拥有一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军。

然而,中国只是一个区域性大国。中国拥有全球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但其军队的地理覆盖范围主要局限于亚洲和印度洋-太平洋地区。

从中国居于东亚边缘地带的地理位置来看,中国对欧亚大陆的地理覆盖面,比冷战时期的苏联更为有限,而且进入公海的机会也比美国或苏联要少。美国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可以直接无障碍地进入大西洋、太平洋和北冰洋。

虽然苏联进入公海的机会比美国更受限制,但苏联仍然可以从其本土直接进入太平洋和北冰洋,以及几乎但不完全能直接进入大西洋。中国只面临着太平洋,而且基本上被不受自己控制的主要岛链完全包围。

当然,中国的核、太空和网络能力都能覆盖住全球。中国正在现代化并扩大其核武库,以及核武器载具平台。此外,中国拥有近600颗在轨卫星,其中229颗是情报、监视和侦察卫星,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卫星集群。

中国的网络能力可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造成破坏。如今,气球或许也应该作为一种强大的能力加入到上述图景中,并有能力触达全球范围。

然而上述这些技术的地理触达范围,不足以强烈影响亚洲以外的战略区域。即使在一个太空战和网络战的时代,只有当军队可以实际部署到边境或海岸时,胁迫性外交才更有效。炮舰外交仍然需要舰船,飞机仍然需要机场才能在遥远的地区运作。

换句话说:地理因素使中国比美国和前苏联更依赖于海外军事基地,以及愿意将中国武装部队转移到中国区域之外的盟友,而中国几乎没有这两样东西。

中国目前只有一个海外基地,即在吉布提的海军设施,其中有400名中国海军陆战队员;而美国海军每天都在世界各大洋上航行,中国海军只是偶尔在印度洋-太平洋以外的地区进行海军军事外交任务。

当然,这种情况可能会改变,中国海军现在在其快速增长的舰队中增加了航空母舰和其他蓝水舰船。据报道,中国正在寻求在太平洋和非洲增加更多的海外基地。

然而,中国要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超级大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军事力量,仍然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此外,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前沿态势使这种情况更加复杂。这就是第三个概念:区域霸权的由来。

区域霸权是指一个国家在军事和经济力量方面,对某一地理区域的其他国家实现了支配。美国是西半球的区域霸权,因为这一地区没有其他国家能够挑战美国的统治地位。在美国本土所属的西半球的主导地位,使美国能够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其他地理区域,而不必担忧其自身的安全。

相比之下,苏联从来不是一个区域霸主,今天的中国也不是。

大国间力量平衡的主要目的,一直是特定国家对抗一个威胁到其地位的霸主崛起。自19世纪初以来,美国就始终关注着防止欧洲和东亚霸权的崛起。因为这些霸权会考虑向西半球扩张。

在冷战期间,为了防止苏联在欧亚大陆建立霸权,美国在整个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带,包括欧洲、中东、南亚和东亚,遏制苏联的利益和影响。这一政策不仅防止了苏联在欧亚大陆地区的霸权,而且还限制了苏联的回旋余地。

在《历史的地理枢纽》中,麦金德将世界划分为枢纽地带、内新月地带以及外新月地带。他认为:虽然近代欧洲透过海权而掌握优势,但是欧亚大陆上的传统陆权国家仍不可忽视。甚至因为陆权国家的所在位置为海上船舰所不可及之处,而具有威胁海权国家的可能性。从他在文中所绘的地图中,可以看得出来枢纽地带主要座落在今日的俄国及中亚地带,也包括蒙古、伊朗、巴基斯坦及部分中国领土。Halford J. Mackinder,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中国现在也面临着类似的情况。为了防止中国在东亚建立霸权,美国很可能会在这一地区保持强大的前沿姿态。

此外,正如欧亚大陆国家在冷战期间担心苏联的统治地位并欢迎美国的做出平衡努力一样,印太国家现在也在积极加强与华盛顿的安全合作。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正在与美国进行四方安全对话(Quad),而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都加强了与北约的对话。

上述三个概念中的每一个:极性、超级大国和区域霸权,都为中国和国际体系的独特和重要特征提供了洞察力。结合起来看,它们为中国目前的权力地位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图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三个主要结论:

尽管中国的崛起令人印象深刻,并由此导致国际体系和全球力量平衡的变化,但中国还不是一个超级大国。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个区域性大国;

美国及其盟友将寻求阻止中国获得区域霸权

如果中国决定不满足于做一个区域性大国,而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那么它就需要跨越东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限制。

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包括其缺乏真正的超级大国地位,则有两个主要的战略影响:

首先,从中短期来看,美中竞争将是区域性的,竞争将局限在亚洲和印度-太平洋地区,而且主要是海军方面的竞争。美中竞争局限于上述这些地区,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挑战美国的跨大西洋关系,而其海上因素则指向一种动态的、潜在的不稳定的竞争关系。

另一个更为长期的战略影响,涉及到中国跨越其本土的地缘政治限制的任何尝试。中国以何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以及美国为阻止这一目标所做的努力,将决定双方的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