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战略学者哈尔·布兰德斯在其彭博社专栏上撰文指出:乌克兰战争爆发的原因,为亚洲可能出现的未来危险十年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警告。普京开战决策逻辑的分析及其的处境和对乌克兰的想法,基本也就是习近平的处境和对台湾的想法。他们两人有充分的理性理由做出万劫不复的选择。加美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者确认其中事实。
围绕着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有很多问题,其中大多数无法回答的问题都与未来有关。比如:这场战争将如何结束?中国会不会更直接地进行干预?敌对行动是否会升级为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冲突?
然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关于过去。在一开始,为什么普京要发动这场战争?
很难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普京政权不是一个透明的典范。但是想方设法将普京的动机还原出来很重要,尤其是因为这场战争的起源里,包含了台海冲突可能如何爆发的线索。
普京入侵乌克兰最深层原因是显而易见的:他的目标是重建一个以(重新统治)乌克兰为核心的后苏维埃俄罗斯帝国。普京说,他不认为乌克兰是一个“真正的国家”,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将乌克兰重新纳入俄罗斯的掌控之中。
普京在2021年写道: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是“同一个民族,一个单一的整体。这是我在许多场合中说过的,也是我所坚信的。”
这种信念,是理解普京在过去一代人时间内对乌克兰政策的关键:普京致力于影响乌克兰的大选,在2014年入侵和吞并了克里米亚,以及采取其他措施来征服或令基辅臣服于自己。
然而,在2022年2月之前,普京从未试图征服整个乌克兰国家。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在这个特殊时间的这种特殊升级呢?最合理的答案是,普京的机会主义和厌恶损失的两相混合。这样的混合也往往导致大国发动非常残酷的战争。
国际形势在当时,看起来也有利于普京找基辅算账。美国混乱地从阿富汗撤军后显得软弱无力,而且由于拜登明显地专注于中国问题显得(对欧洲)心不在焉。拜登上任以来没有对莫斯科采取强硬态度,而是一直呼吁与普京建立“稳定和可预测的”关系。
与此同时,普京押下赌注: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会在深冬时节犹豫是否要与他对抗。德国有一个由社会民主党领导的新一届政府,而社民党历来对俄罗斯友好;法国即将举行总统选举,可能会在其新任政府中显露出一定程度的“反美主义”。甚至拜登本人也担心:俄罗斯的攻击可能会引发跨大西洋的不和,而非团结。
如果普京能够像他所相信的那样,迅速赢得战争,也许他确实可以摧毁一个独立的乌克兰,而同时不引发强烈的国际反应。在这个意义上,普京选择了大干一场,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能以较低的战略成本取得成功。
但在另外一个层面,普京之所以发起大规模的入侵,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乌克兰政策正濒临失败。普京最初在2014年入侵乌克兰,因为他担心基辅正在投入西方怀抱。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俄罗斯所施行的政策正是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让我们澄清一下:乌克兰并没有像某些俄罗斯官员所说的那样,在2022年初已经接近于加入北约组织。但乌克兰正在与北约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在特朗普政府时期,乌克兰已经开始从美国获得少量的武器。当时基辅正在获取土耳其的无人机和其他新的军事能力。尽管泽连斯基总统在2019年上台时,呼吁与俄罗斯和平相处,但在国内政治上遭遇挫折后,他采取了更强硬的对俄态度。
简而言之:普京所面对的乌克兰正在向西方靠拢,拒绝屈服于俄罗斯的压力,并在军事上加强自己。因此,如果普京想让乌克兰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他必须在机会之窗关闭之前采取行动。
普京的许多计算是完全错误的。俄罗斯的军事优势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大,部分原因是他肆无忌惮地抢夺领土的行为,说服了美国和欧洲做出了相当有力的回应。
普京所期望的战争发展,并不是他最终得到的战争实际进程。然而,他的失算还是说明了一些问题:残暴的战争往往是由这种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致命结合而引起的。
1914年,德意志帝国领导人相信柏林仍然可以粉碎法国和俄罗斯,从而在欧洲建立一个伟大的帝国。但他们担心:随着圣彼得堡和巴黎建立起更强大的力量,德国很快就会失去优势。
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毛奇宣称,德国必须“在我们还有机会取得胜利的时候击败敌人”,即使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挑起一场战争”。这正是柏林在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最终爆发的危机中,表现得如此鲁莽的原因。
在中国决定入侵台湾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的动态。正如迈克尔·贝克利和我所论证的那样:当习近平认为亚洲的军事平衡现在有利于北京,并且中国已经没有其他选项来获得自身想要的东西时,对台湾使用武力的诱惑将是最强烈的。
不幸的是,这就是我们在未来几年可能面临的处境,因为中国完成了一轮军事改革,而且习近平对台湾的胁迫,就像普京对乌克兰的胁迫,只是加强了台湾制定自己路线的决心。
因此,乌克兰战争的起源为亚洲未来危险的十年提出了一个警告。我们要警惕那些认为窗口正在迅速关闭的、野心勃勃的专制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