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国外的“快乐教育”真的是在愚民吗?为了孩子教育出国到底值不值得?

文 | 七喜 七喜出国

想要出国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目的:那就是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找到我的家长朋友们甚至可以放弃国内优越的生活条件,举家搬迁。

在一般人看来,国外的基础教育不强调刻板的集体主义,不需要照猫画虎的模仿,更没有激烈的内卷和竞争。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是有了孩子以后最朴素的愿望。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就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

今天早上我在刷抖音的时候,一个从没有出过国的博主在抖音大言不惭地说:出国了孩子就一定会学习好吗?国外的基础教育就是让孩子瞎玩,学不到真本事。童年时快乐了,长大以后只能沦为社会最底层,给精英阶层打工。

而国外那些精英们,教育孩子还是内卷,甚至比中国人还卷。出国读书,快乐教育就是为了欺骗这些不懂内情的家长,实际上中国教育是最好的。

然后再翻开下面评论一看,清一色的都是支持。有唱衰国外教育的,有嘲笑出国移民的,这之中最可怕的是很多本打算让孩子出去见见世面的家长对这种观点表示了认同。

深夜辗转反侧,我一直在思考,我如何来回答这样的质问?早上一醒来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从几个方面来和大家探讨一下我的观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声音?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个政策,一个物品,都有人支持也有人不喜欢。正反的对撞,虽然可能有负面的影响,但更多的是在激烈辩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对普遍事物的看法。

虽然真理越辩越明,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反对“出国接受快乐教育”的文案都清一色的一致,发表文章和视频的博主有的连词儿都懒得改:精英愚民的手段,国人被海外消息洗脑等等……。

这无外乎两个原因:迎合一部分国人的心理,可以得到更多的流量;另一方面他们的孩子并没有在国外接受教育,对真实情况未必了解,人云亦云罢了。


这时候你也会有更多的疑问:为什么我觉得他们说的很对,很有道理呢?

这是因为在心理学上有个观点叫心理预期。其实你真正能接受的不是别人的观点正确与否,而是他人的观点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

从本质上说,你可能本就对出国和海外教育就充满了疑惑,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反对海外“快乐教育”的观点恰恰印证了自己的正确性,所以更容易让人接受。

所以,经常会有小伙伴来问我:你说加拿大的教育真的那么好吗?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意识到,无论我说什么,他都是想让我来印证他的想法。印证自己的想法和逻辑正确性,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感,那是对自我认知的一种赞同,但这“幸福”又往往会迷惑我们的双眼。

我们经历了什么样的教育?

这里我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下我们自己的成长轨迹。

作为80后一代,我在东北长大,我出生那会儿还没有现在孩子们这么卷。

小学下午放学后,半个小时写完作业,就和邻居小孩们在小区里疯玩。那时候大人们很少操心我们的安全问题,也不在意我们放学以后是否参加课外辅导班。

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踢键子,跳大绳,打口袋……,一群小孩子藏在巷子里捉迷藏是我童年最好的回忆。
到了初中,家长告诉我如果考不上公费高中,就要花一大笔钱自费读书。为了给家里省钱,那是我第一次学习到夜晚十二点。

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以后便是没日没夜地苦读。早上六点的早读;一边吃饭一边背单词的午休时光;至今仍是很多孩子正在经历的事。

那时候老师一直跟我们说,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后半辈子就衣食无忧了,我一直深信不疑。可如今年近四十的我们回头看才发现,真正学习知识的大学时光被我们虚度,把考高当作“人生判官”说辞并不是这个社会的真相。


与我们的成长经历相比,当我有了孩子以后,才慢慢思考,如今的他们到底和我们不一样,不是更轻松,而是更卷。

偶尔翻开朋友圈和小红书就会发现,身边的孩子三四岁开始英语倒背如流;五六岁就要骑马击剑打高尔夫;七八岁开始就要学完小学的课程。

我问他们不这么卷可以吗?他们总会说,当你置身一个圈子时,往往身不由己。不是你想不想的问题,是你能不能的问题!

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妈曾经说过:提前让孩子学那么多干嘛?二十岁的时候他肯定会算账,不会多给别人一分钱。

所以我好奇地问朋友:你不提前让孩子学习加减乘除,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他们按部就班去学习不是早晚都会吗?她冷笑一声说:你可不知道,小学一年级第一天,老师问班级里学过拼音的请举手,全班几乎没有不举手的。你的孩子不会,就会心里出问题!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我曾深度思考过,如果我不让孩子这么卷,放任她自由成长行不行?不是不行,但是会被针对。

也是一位客人的孩子,在福建上学。从小就有多动症,精力不集中,在老师眼里就是最调皮捣蛋的孩子。

客人曾经问他,你为什么不喜欢上学,他说老师不喜欢自己。但是你会发现这个孩子有他自己的想法,比如喜欢足球,喜欢钻研物理,但是语文又很差。

我们的教育空间里,讲究的是乖巧和听话,是集体主意,是全面发展。我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就如加拿大这边一样,高中阶段我就只有物理好,将来想要钻研物理,其他科目得过且过呢?

答案是很难。因为我们的教育资源和人口并不匹配。

除了教育资源和人口问题以外,孩子内卷也是分阶段的。

幼儿园、小学阶段是最让妈妈焦虑的日子。因为这个时间段,孩子的课业和兴趣爱好,我们还有能力把控,所以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都想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生活圈子内,都想鸡娃到最让人羡慕。

可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你们慢慢发现,很少人再提及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孩子了:一来慢慢接受了孩子的平庸;二来自己也不会了。

我们的模式就是精英教育吗?

所以说到底,大部分人或者说绝大部分人最后都会成为平庸的、普通的、一般人。

我认可我们的基础教育确实“高人一等”。奥林匹克的各种竞赛,我们永远都能拿第一,甚至包揽前十名。可面对当今世界贡献最大的数理化科学发展,却很少有中国人占据一席之地。

往往很多华人到了美国求学以后,才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成为了顶尖科学家。

无数的教育家探讨过我们模式的优势和弊端,我这里不再赘述。但我想对比的是,如果说国外的快乐教育是愚民教育,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精英教育吗?

我想你我的心里都有了答案。因为绝大多数的我们都完整地经历了这一过程。

我们深知,精英不是考上一所好大学,找到一份好工作就是终点,往往是靠几代人的努力积累,才能成为社会的翘楚。

话说回来谷爱凌,当我们完整看过她的履历和背景,就会发现:普通人的我们从祖父一辈开始就出现了竞争。这个社会不可能人人都成为精英,所谓的精英统治,我并不反对这样的观点。而我们需要面对的是,精英统治下的社会机制是否可以给到普通人一份体面的生活。

如何看待海外的快乐教育?

如果说把“快乐教育”只是定义为疯玩,傻玩,什么都不学习,那绝对是对“快乐教育”的误解。

如果你翻开加拿大小学,初中课本,你会发现,所谓的“快乐教育”是指:适时、适当,适合人类成长规律的学习。

低年级学会认识大自然,学会协助,学会友爱,学会基本生存技能。高中阶段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和能力选择考取大学。

到了大学心智成熟后努力学习,再选择专业和就业方向。


所以,教育的定义并不是学习了多少书本知识。教育一词的定义应该更广泛,它应该是为了培养一个独立完整、性格坚毅、情商高超、学习能力强的人。

步入社会的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的人:高分低能的同学,难以沟通的同事,虐待动物的邻居,怨天尤人的朋友,只会抱怨的另一半。

我们应该接受这样的社会百态,但是心里不免也会替他们担心,如果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多了一份爱和理解,多了情商的培养,他们会不会过得更幸福一些呢?我们会不会过得更幸福呢?

海外就没有精英教育吗?

有,但不是社会的主流。以加拿大为例:公立教育以外遍布着各种私立学校,收入高的加拿大人也会送孩子去学习马术、高尔夫、冰球和艺术等等。

前几天,一位已经移民的朋友跟我探讨孩子教育问题。他说加拿大萨省学校不行,自己要趁着孩子三年级时候回到多伦多,上好学校。

我说那就来万锦和列治文山读书呀,这边教学好。他犹豫了一下说,那边学校太卷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华人多,来了加拿大以后,依然拼命。

诚然,在温哥华和多伦多华人聚集的地方,卷还是很卷的。但说句实在话,加拿大普通人的卷是可以承受的卷,这些艺术和体育的培训费用没有那么高昂,好的公立学校只要租住在相应社区就能够就读,并不需要买房子。

而且卷到最后啊,大部分人都还是会归于普通。大多数时候,只是在父母有限的能力范围内,在最可爱的年华,给予他们最好的物质条件罢了。


我曾问过很多人,所谓精英的定义什么?

他们说比如在海外从政,挤入上流社会,当律师医生等等。看!我们还是把精英定义的如此“肤浅”。

就我个人的圈子而言,很多大专毕业生也会从政,在加拿大进入政坛并不是一件难事儿,我所在的“姐夫村”一代移民大哥,今年就竞选上了市议员。

之所以在我们看来从政属于精英,可能是基于我们惯有思维。在我看来当市议员他依然需要为我们服务,生活琐事,鸡毛蒜皮没事儿就要给他打电话,因为他要为他的选民负责。

在加拿大想要当上律师和医生也不是难事儿,关键要自己热爱。我的家庭医生来自台湾,父亲早年给他一个人留在多伦多读初中高中,一路靠自己读完了医学院。

在加拿大当医生确实轻松,半个小时看一个病人,一天最多看十几个,一年轻松十多万加币。这和我们医院门诊医生一天几百个病人的工作量比起来已经很幸福了。可就算这样的铁饭碗他也会时常跟我抱怨医生的无聊,生活的琐碎,感情的不幸。

而我另外一个女生朋友,很小来到了多伦多。如今四十多岁未婚不育,每天把自己涂的黝黑,变着方法去潜水、游泳、滑雪、登山、徒步。即使头一天晚上喝得酩酊大醉,早上六点还能起来晨跑锻炼。

成立自己的运动品牌公司后,把爱好当作生活,生活里融入了工作。

或许在我父母看来,她就是个不务正业的“生活混子”,不结婚不生孩子,没有正经工作,父母白白花了很多钱让她留学加拿大。

可当我人到中年回头看的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不会成为“精英”,也不会是谷爱凌,那些在写字楼里穿西服喝咖啡的身影或许没有外人看的那么光鲜。生活永远是自己的,而不是为了成为所谓的被人羡慕的“精英”而穷竭一生。

普通人的教育真实情况如何?

对于我们大多数父母而言,不是希望我们的孩子成为所谓的“精英”。扪心自问,如果孩子有他的毕生爱好,幸福的另一半,或者哪怕是自己一个人一辈子,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能养活自己,其实就足够了。

从这个出发点考虑,我们是否应该为了孩子出国呢?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人的一辈子其实很短暂,童年有且只有一次。如果让我的女儿有更多时间学习自己的爱好,高中下午三点就可以放学,即使考不上所谓的好大学,我也是愿意的。

二是,社会体制和基础是否可以给普通人一个机会。如果人类社会注定都是少数精英阶层统治,那么我的孩子如果很平庸,不需要成为“人矿”,不用担心养老和生病。做一份简单无脑的工作,幸福而没有压力地活下去。

三是,如果她很优秀,不用头悬梁锥刺股,是否有更轻松的平台和方法,让她考上更好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在更宽松的氛围和环境中搞研究,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

如果以上的假设成立,那么我这一辈的所有辛苦和努力,就是值得的。

鲜花的成长需要土壤,肥沃的土壤也孕育着千姿百态的植物。松柏可以竞争阳光,参天大树遮蔽下的花草也可吸允营养。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人生百态才长成茂密的森林。如果快乐过后,依然能过上无忧的生活,我当然不希望女儿在闯过了千军万马之后,还要为生计担忧。

(声明:本文为《七喜出国》授权转载内容,版权归《七喜出国》所有,未经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