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彭博评论:中国此番经济复苏难以获得海外需求助力,须推动国内活动恢复活力

据彭博社报道,尽管中国的重新开放可能会给世界经济带来提振,但如果习近平主席认为这是双向的,那就错了。由于普遍预计美国和欧洲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放缓或衰退,中国政府不能指望国外能对其经济增长提供多少支持,其将不得不优先考虑国内举措。

中国政府愿意走多远?在出台一系列措施并提出解除对中国企业限制的想法后,央行上周晚些时候发出了警告。中国人民银行一位高管上周五表示,刺激措施是好的,但对通胀未来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要保持密切关注。随后在周一,中国人民银行随后放弃了下调关键利率的机会,并向银行系统增加了比预期更少的现金。

Photo by Road Trip with Raj on Unsplash

如果降息将是一个惊喜;大多数经济学家预计,一年期利率将保持在2.75%。但这并不是反对采取这一步骤的理由。过去几个月,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方面,一直充满了惊喜。尽管人们担心严格的“动态清零”立场将至少持续到今年年初,但中国迅速取消了限制措施。政府与科技公司达成了某种形式的缓和,正在考虑放宽对房地产开发商的限制,并在酝酿放松财政政策。如果周一降息,将凸显出取消对步履蹒跚的经济增长的限制的意图。

尽管用“步履蹒跚”这个词可能过于宽泛。定于周二发布的一系列数据可能会显示,随着2022年的结束,情况已经变得非常糟糕。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只会同比增长1.6%,不到前一季度的一半。今年的经济增速估计只有2.7%,远远没有达到政府5.5%左右的目标。预计去年12月份的零售额将与房地产投资一起暴跌。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面临挑战,推动国内活动恢复健康变得至关重要,就像需要推进重新开放一样。上周五发布的中国12月贸易数据反映了全球需求的下降。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下降了近10%,而进口则缩减了7.5%。略让人宽慰的是,降幅并不像预测的那样可怕。现在,需要持续的努力来产生内需。让人们重新流动起来无疑是有好处的,但还不够。

普遍认为,中国人民银行总体上是鸽派的,它有充分的理由确保刺激措施不会失控。相对于其他主要经济体来说,中国的政策是相当具有支持性的;并不需要进行迫在眉睫的加息。没有人认为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在疫情最严重的阶段中脱颖而出。他们等了太久才踩下刹车,结果是不得不猛踩刹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很幸运,面前已经摆着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做什么事会酿成大错。

中国现在的通胀率很低。去年12月的消费者价格同比增长了1.8%,略高于前一个月,却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所希望在美国看到的数字。工厂出厂价正在下降,不过下滑速度正在减缓。这种情况是可控的,还没有严重到需要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制定者采取严厉行动的程度。经济学家怀疑,中国人民银行希望在选择采取一些保险措施之前,先看看全面重新开放的进展情况。彭博经济是预测周一会降息的少数人之一,其仍然认为在未来几个月内需要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周一没有采取行动,可能会让毫不掩饰看涨中国的人感到失望。过度担心也是不妥的。我们不希望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过多地抛出“暂时性”这样不可靠的词汇。我们正见证着这句话的痛苦后果。中国不应幻想,这次复苏能从本土以外的地方获得助力。成功或失败都将被打上“中国制造”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