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美股盘前速递| 美国12月CPI同比上涨6.5%;特斯拉上海工厂扩建计划推迟


一、股市简报

投资者越来越相信周四的通胀数据将影响利率以更加温和的方式小幅上升。美股三大指数周三集体上涨,道指涨0.8%,标普500指数涨1.28%,纳指涨1.76%实现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涨0.2%。

1月12日下午,A股全天行情冲高回落,集体收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涨0.05%,深证成指收涨0.23%,创业板指收涨0.51%。港股主要指数早盘跳水转跌,午后震荡回升。下午收盘,恒指收涨0.36%,恒生科技指数跌1.32%。

二、市场热点一览

【中国市场热点资讯】

1、1月12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表明,中国去年12月PPI下降幅度超过预期,而消费者通胀有所上升。

数据显示,去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而11月为上升1.6%,符合经济学家的预期。去年1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0.7%,彭博社经济学家预期12月PPI降幅为0.1%。

2、1月11日,中国上海市人大代表、国药控股总裁刘勇在上海两会现场表示,全球首款获批口服新冠药莫诺拉韦胶囊由国药代理,已于11日通过首次进口的药品检验,预计本周五在国内上市。

3、1月12日,APOLLO出行在港交所公告,将以20.2亿美元收购威马汽车控股子公司WM MOTOR。威马汽车拥有Apollo出行28.51%的股份,是Apollo出行的最大股东。此举被市场解读为,威马汽车欲借壳上市。

4、《苹果日报》的母公司,黎智英的壹传媒自2021年6月停牌以来,上市地位终于迎来寿终正寝的日子。壹传媒上周发布公告,将于本周四,也就是今天从香港证券交易所退市。

【海外市场热点资讯】

1、美国劳工部周四报告称,通胀在2022年结束时温和回落,消费者价格指数创下自大流行初期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数据显示,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预计环比下降 0.1%,同比增长6.5%,符合经济学家预期;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核心CPI上涨 0.3%,也符合预期。

美国12月未季调CPI年率录得6.5%,重回“6时代”,为连续第六个月下降,并创2021年10月以来最小增幅。

2、、据CNBC报道,因为担心XBB.1.5变种在美国引发新一波感染潮,拜登政府已将新冠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延长至4月。

3、据路透社,奢侈品巨头路威酩轩集团(LVMH)1月11日宣布,任命LVMH集团首席执行官伯纳德·阿尔诺的女儿德尔菲娜·阿尔诺为迪奥首席执行官。此外,迪奥首席执行官彼得罗·贝卡里将担任路易威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4、《华尔街日报》1月12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快餐连锁店赛百味(Subway)已聘请顾问,探讨出售公司相关事宜。

5、据纽约时报1月12日消息,两名知情人士表示,推特考虑出售用户名以为公司带来新的收入,当下马斯克正试图重振公司业务。

6、马斯克这边忙着帮新公司创收,自家公司业务也没闲着。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接近达成在印尼建厂的初步协议。

7、据彭博社1月12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扩建计划已被推迟。匿名知情人士称,所谓的三期扩建计划原定于年中开始,届时这家工厂的产能将翻一番,达到每年200万辆左右。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一些中央政府官员对与星链(Starlink)有关系的特斯拉在中国业务的数据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存在担忧。

8、1月11日,俄罗斯央行发表声明称,俄罗斯将从1月13日开始购买人民币作为财富资金储备。

9、1月12日据路透社消息,贝莱德计划裁员约500人,占全球员工总数的2.5%。

10、1月12日路透社报道,消息人士称,英国金融监管当局阻止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重启亚洲时段的镍交易。

11、据CNBC报道,世界经济论坛的年度全球风险报告强调,高通胀带来的生活费用危机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短期风险,而气候变化是最大的长期威胁。

【投资风向标】

周四(1月12日),投资者迎来备受期待的美国通胀数据,这将给美联储下次加息的规模提供重要参考。届时,新年伊始的股市温和反弹将受到考验。

美国劳工部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预计环比下降 0.1%,同比增长6.5%

据市场观察网报道,道琼斯对经济学家的调查显示,美国劳工统计局的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计将较上年同期增长6.5%,低于上月7.1%的同比增幅。剔除波动性较大的食品和燃料成本的核心价格指标,预计将较11月上涨0.3%,同比上涨5.7%。现在来看官方公布的数据,符合市场预期。

此前,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经济学家们预计,12月的通胀和劳动力市场数据如果有所缓和,这足以推动央行在5月会议前暂停加息。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经济学家蒂芙尼·威尔丁(Tiffany Wilding)和艾莉森·鲍克瑟(Allison Boxer)在周二的报告中写道:“在12月会议上加息50个基点后,我们预计美联储将在2月初加息25个基点,最终在利率达到5%左右的时候暂停。”

鉴于周四即将公布的数据对美联储加息步伐的重要参考意义,给股市带来的影响也将是显而易见的。

Spouting Rock资产管理公司的首席策略师里斯·威廉姆斯(Rhys Williams)表示,预计股市12月核心通胀率将上升5%左右,如果这个数字低于4%,股市就会继续上涨。

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美联储为了抑制通胀采取了近几十年来最激进的紧缩货币政策,CPI数据发布日已经成为影响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标普500指数在CPI发布首日平均波动了1.9%,几乎是之前五年波动幅度的三倍。

摩根大通团队认为,由于投资者基本上处于防御状态,任何表明美联储的抗通胀行动正在奏效的证据都将引发积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认为,标普500指数会在交易时段上涨1.5%-2%。

如果通胀率低于6.4%(摩根大通的泰勒团队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为20%),标普500指数将跳升3%-3.5%。对于债券市场来说,除非数据远低于预期,降至6%以下,否则其走势预计会很平缓。另一方面,如果CPI高于6.6%,预计将打击风险资产,债券收益率将沿曲线上升。

三、重点资讯解读

近期中国对外交部官员的调整表明,以往奉行的“战狼”外交政策正在发生转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外交部内部人士透露,中国政府一直在重新调整其外交政策,以稳定与美国的紧张关系,并减轻中国在处理疫情和强行追求安全、工业和领土利益时对其全球地位造成的损害。

在特朗普执政期间,当时中国认为自己受到了来自西方的攻击,所以会采取强硬的外交作风,但现在这种作风需要进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

自去年秋天自2020年初以来首次出国访问以来,习近平在与外国领导人的会晤中呈现出更友好的态度,包括在印度尼西亚峰会上与拜登和其他西方领导人会面。

不仅习近平本人,这种外交风格的转变也在最近和即将进行的外交政策任命中显现出来,中国将那些以善于平衡战斗性和友善而闻名的资深外交官,安排在管理中国外交关系的关键职位上。

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很可能任命外交部副部长、美国专家谢锋担任新任驻美大使,继续逐步缓和近年来的“战狼”外交风格。

熟悉此事的人士说,任命谢锋为驻美大使的决定还没有正式确定,但没有其他有竞争力的候选人。在正式任命谢锋之前,中国政府需要将他的名字提交给美国获得同意。

通讯咨询公司FGS Global的咨询合伙人、对中国事务有丰富经验的前美国外交官威廉·克莱因说,任命谢锋为驻美特使 “可能是一个信号,表明北京希望更好地处理与华盛顿的竞争关系”。

谢锋是一名资深外交官,他曾处理过美国和北美事务,两次在中国驻美大使馆工作,推动安排了去年11月份备受全球瞩目的习拜会面,并在2021年孟晚舟事件的复杂谈判中担任中国政府的联络人,最终中国释放了两名加拿大公民,以换取美国停止引渡在加拿大被拘留的孟晚舟。可以说,谢峰是一位非常熟悉西方官员和外交事务的外交官。

此外,谢峰在2021年晋升为外交部副部长之前,曾担任中国驻印尼大使和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1999年,他还曾在北卡罗来纳州做过交换生。

他是去年10月从中国最高外交官职位上退休的杨洁篪的亲信。据熟悉谢锋的人士说,两人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一起工作期间建立了牢固的关系。

见过谢锋的人说,他是一位低调谨慎的官员。前美国外交官克莱因说:“他的语气和语调是迷人还是强硬,取决于两国关系的整体氛围,取决于外交政策最高领导层设定的优先事项,以及环境、听众和时机”。

如果谢峰获得任命,他将取代秦刚的位置。曾任中国驻美大使的秦刚是习近平的亲信,在12月底晋升为外交部长。据知情人士称,秦刚正在争取同时担任国务委员一职,以使他进入国家高级领导层,让他能够更平等地与美国国务卿打交道。

一些外交政策分析人士说,这些任命代表着北京方面的战术转变,但不是完全偏离习的激进风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助理教授骆明辉(Dylan Loh)说:“从战略上讲,他们仍会尽可能地威逼、施压,但可能会更礼貌一点。”

至于过去因战狼外交风格闻名的官员,则被放到更适合的位置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战狼”外交官之一,最近他被调任,负责监督与中国边界和海洋主权主张有关的问题,担任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副司长。

驻北京的现任和前任外交官说,尽管赵立坚的新职位不太在公众面前露面,但这个职位将涉及在有争议的边界和海洋问题上频繁与外国官员打交道,包括处理在习近平任内加剧的领土争端。

克莱因说:“他的新工作虽然不像发言人那样公开露面,但在中国外交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对外作用,中国外交官在获得更高职位之前,进行这样的横向调动,这种例子并不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