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政策杂志的文章指出,对中国政府迟迟没有大动作来修复经济的原因五花八门,从无知到意识形态执着。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也决定着中国以及中国与西方关系的走向。
中国经济表现糟糕。疫情后的反弹幅度和持续时间都远低于中国政府的预期。2023年的官方增长率达到了5.2%,这一数字已经有所下降,但实际情况可能要慢得多,一些分析师估计增长率不超过1-2%。一些指标显示,2024年前几个月经济略有改善,但经济似乎仍在挣扎,增长高度依赖出口。
随着经济放缓,国内外对中国发展轨迹的信心也出现了崩溃。量化数据非常明显,显示在2022年春季上海实施封锁后,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心突然下降。当零COVID政策在2022年底结束时,消费前景短暂改善,但此后一直徘徊在历史最低点。国内商业的各项指数显示近期略有回升,但距离历史高位仍有很大差距。
这些数据,可能低估了中国公民对国家现状和未来的担忧的深度和广度,今年春天,我在一次长时间的研究旅行中亲自听到了这些担忧。
经济困境和房地产行业的崩溃是首要问题,但令我惊讶的是,我听到了关于动态清零和混乱退场、对私营科技公司的长期攻击、意识形态的日益关注、对技术自力更生的不切实际追求,以及与西方日益紧张的关系等各种令人不安的抱怨。
这些担忧转化为疲软的消费需求、受限的商业投资,以及很多将财富和家庭转移到国外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