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业内幕网报道,随着房屋价格创下历史新高,千禧一代开始购入待修缮型房屋(fixer-upper),将其作为一种更实惠的解决方案。

美国银行研究部对1100余名千禧一代就其房屋装修展开了第六次年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三(82%)的人表示,与新建房屋相比,他们更有可能购买待修缮型住房。
历史性的住房短缺迫使千禧一代在12年内陷入第二次住房危机。自大萧条以来,承包商一直在建造房屋。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Realtors,简称NAR)住房和商业研究总监盖伊·科拉罗顿透露,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住房短缺量已经达到约650万套,存销比从六个月下降到了两个月。
千禧一代对住房的需求只会加剧库存的减少。想要购房的人提供全现金支付方式和更高的首付,以期能抢到一栋房子,这导致了激烈的竞购战。一些无法出价的人只好购买旧房并对其进行翻新。
正如《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的谢恩·贝诺维兹在8月的报道中写的那样,千禧一代一直在为Instagram账户Cheap Old Houses中的待修缮型房屋竞标,该账户重点介绍购买成本不超过10万美元的老房子。这些“老房子”通常出现在小城镇,在疫情爆发和居家办公的时代,它们变得很吸引人。
疫情初期,商业内幕网的利伯蒂娜·布兰特曾采访过Cheap Old Houses的创始人伊丽莎白·芬克斯坦,当时,该Instagram账户有75万名粉丝。如今,它已有了150万粉丝。
芬克斯坦告诉贝诺维兹,该账户有助于使千禧一代更容易买到房子,其中许多人在疫情隔离期间有大量时间用于修缮房子。
但是,待修缮型住房并不总是像它看起来那样实惠。
与贝诺维兹交谈过的一位27岁的年轻人说,她花了18500美元(约合人民币119362元)购买了西弗吉尼亚州的一座维多利亚式住宅,但她的装修预算总额预计将达到125000美元(约合人民币806500元)。
美国银行的调查显示,一半(52%)的千禧一代在购房后六个月内开始进行房屋装修。许多人已经完成了较小规模的、预算较低的项目,如粉刷墙壁和环境美化,但仍未完成工程量较大的项目,如浴室翻新和厨房改造。
调查显示,千禧一代,特别是30多岁的人,很喜欢自己进行房屋翻新。比起更换地板和屋顶这些更复杂的项目,他们更喜欢粉刷墙壁、贴墙纸和升级电器。
一些人通过贷款来完成更复杂的翻新项目。美国银行在年度调查历史上首次发现,千禧一代更频繁地使用贷款而不是现金来完成超过10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4520元)的翻新项目。美国银行2017年的最后一次调查显示,只有34%的人使用贷款进行房屋修缮,而如今,有42%的受访者通过借贷来修缮房屋。
但是,从木材到半导体芯片,一系列的商品供应短缺和运输延误,使得装修房屋所涉及的许多物品(比如木材和大型电器)的成本更高。
无论千禧一代如何努力寻找更符合预算的房子,购房总会有隐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