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真果少年糕 地球知识局
位于我国东部的渤海,属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但与平均深度超过4000米的广阔太平洋相比,渤海的平均深度仅有18米,最深处也只有70米,甚至比赛里木湖、青海湖等内陆湖泊还要浅。

同为海洋家族的一员,为何渤海会这么浅,未来又会如何变化呢?

渤海从哪里来
一种观点认为,地球上最初的水来自于火山喷发中岩浆的脱气作用。从地球深处喷发出的岩浆中所含的水分,随着火山爆发不断释放到大气中,并降落到地表,成为了是这颗蓝色星球上最初的“生命之源”,更为之后覆盖地球面积超三分之二的海洋形成奠定了基础。

虽然“海”与“洋”二字常常连在一起使用,但实际上它们相差甚远。海的主体一般在大陆架之上,其下是大陆地壳,通常围绕在大陆周围。而洋就不一样了,除了拥有广阔的大洋地壳外,在深度和面积上,都是海不能比的。

例如太平洋的总面积达1.813亿平方公里,平均深度超过4000米,其中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甚至达到了11034米,完全称得上是“地球上最接近地狱的地方”。而分布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的渤海,与又大又深的大洋一比,简直就是“小芝麻遇上大西瓜”。

位于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之间的渤海,属于我国的陆架浅海,东西宽约346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总面积仅有7.8万多平方公里,拥有“三湾一峡一盆地”的基本地貌特征。

虽然如今渤海的面积并不大,海水也不深,但是这对于从无到有、从湖变海的渤海来说,已经实现了质的飞跃。
在距今约2.5亿年至约6500万年的中生代,那时的地球正经历着地质大变革,联合大陆走向解体,印支运动下古提斯洋逐渐萎缩,燕山运动让太平洋板块向西俯冲,逐渐改变我国北方的地貌形态。这一时期,渤海地区表现为渤海沉降盆地,陆相沉积逐步发育。

从中生代末进入新生代的第三纪,浅部挤压活动与深部运动过程不断进行,“关键角色”古渤海湖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古渤海湖于100多万年前被海水入侵,在约30万年前变为浅海。
时间来到距今最近的第四纪时期,在这一时期,渤海发生多次大规模的海进海退。在第四纪的早更新世时期,气候以干冷为主,渤海仍是连接冀鲁平原和下辽河平原的干涸平原。
美轮美奂的辽河平原(图:壹图网)▼

而到了中更新世时期,气候较为温暖,几次海平面上升导致海侵,让渤海初见雏形。晚更新世发生的两次大规模海侵,让故事发展达到高潮,渤海也基本形成如今规模。

随之而来的全新世时期,渤海的故事开始收尾。这一时期,洋面迅速扩大,冀鲁平原和下辽河平原分离,加之河流水系的涌入和人为因素的作用,渤海也终于形成。分分合合的大陆构造演化和循环往复的地质演变中,书写着跌宕起伏的传奇。

如今,北至辽宁老铁山,南到山东烟台蓬莱岬的32个小岛屿——庙岛群岛。如珍珠项链一般串联在海面之上,构成黄渤海之间的天然分界线。而蕴藏在渤海湾盆地基底大断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地质历史的发展可以看出,渤海的海陆变迁与气候变化和地质构造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导致固态水与液态水之间的此消彼长,而板块的开合则导致沉积盆地容积的大小变化。
与地质历史时期的变化不同,如今的渤海除了受到上述两种制约因素外,还受到来自河流水系和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越来越小的渤海
河流是一种由大气降雨汇聚到低洼沟槽中形成的洼地流动,是陆相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汇入渤海的黄河、海河、滦河、辽河等40条河流中,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与渤海海岸线的发展最为密切。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是我国第二大长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个省(自治区),最后在山东东营垦利汇入渤海。有着丰富阅历的黄河,一路颠沛流离,从上游的纯净高原来到下游地区,早已不复最初的清澈。

受海水顶托作用,黄河流速减慢,其携带的陆源碎屑物质在渤海入海口附近形成巨厚的松散堆积。
据统计,黄河的平均年输沙量达16亿吨,占每年输入渤海泥沙总量的90%以上,塑造出冲洪积扇、冲击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等多样河口地貌类型。
其中,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合称为“中国三大三角洲”的黄河三角洲,在渤海面积大小的变化中,占据一定的“话语权”。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呈现出不断扩张的趋势。资料显示,渤海的平均海岸线每年推进390米,新造大陆面积达30多平方千米,不断挤兑着本就不深的渤海。不过,黄河三角洲也并非一直造陆,也会有“吞陆”情况的发生。

自1855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渤海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三角洲范围内发生决口、改道50余次,造成海岸段淤积与侵蚀变化不断。20世纪40年代初到本世纪10年代以来,渤海海域面积萎缩近5700平方公里。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以及对入海口环境的保护,黄河三角洲的发育速度有所放缓。
相关研究表明,渤海海岸线在现行河口处不断向海淤进,在北部废弃河口岸线被侵蚀后退;而南部莱州湾地区岸线变化不大。
可见,渤海沿岸变化情况不一,可谓有进有退。

不再围填渤海
除了岸线泥沙沉积造成的河口三角洲扩张外,人为围填海工程的建设,也会对渤海的面积产生影响。环渤海地区是我国围垦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占全国总围垦面积的46%。
在2000年之前,围填用地以养殖地、盐田和农用地的缓慢无序扩张为主。而2000年之后,环渤海区域主要填海增长的土地类型转变为建筑用地,这也让渤海的围填海规模逐渐走向了高强度的有序扩增,平均年萎缩速率达到了141平方公里,自然岸线长度也连年缩减。


据研究人员统计,在1980年到2017年的38年间,环渤海区域围填海面积增加1988.5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近3%。若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一千多年后,渤海或将被填平。

数十年来,沿海经济高速发展,围填海现象在环渤海的很多地区也愈发普遍。虽然“向大海要地”的围填海活动能在短时间内为工业提供土地和可观收益,但同时也会破坏沿岸环境。例如水质的恶化、渔业资源的损耗以及湿地栖息地的破坏等。

针对这样的情况,2018年11月,国家发改委提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从入海海流污染、港口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等多个方面,对渤海地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同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首次提出渤海海域禁止开发任何围填海项目,并要求加快处理该地区围填海产生的海域水体污染、滨海湿地面积减少等遗留问题。

例如位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的南大港,从前是一个以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园区。而随着国家政策的落实,南大港一些片区变成了可供往来候鸟们栖息的湿地“驿站”,并被设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近年来,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国家对渤海的生态环境更加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生态评估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通过拆除不合理填海区、对沿海湿地进行整治等措施,严守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红线。

渤海或许不大、或许很浅,或许需要数十年保护来持续修复,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毕竟,我们没有第二个渤海。
(声明:本文为《地球知识局》授权转载内容,版权归《地球知识局》所有,未经授权和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