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经亚洲报道,大众乘用车品牌的首席执行官表示,到2023年,大众每年将能够在中国生产多达100万辆电动汽车,这一扩张也将加强其在中国的开发和销售网络。

拉尔夫·布兰德施泰特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将从8月开始负责大众汽车的中国业务。目前,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正试图在中国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重现其在汽油动力汽车领域的成功。
在中国安徽省,一家由大众控股的合资企业运营的新电动汽车工厂将于2023年全面投产,年产能约为30万辆。加上与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组建的合资工厂,大众在华电动汽车总产能将达到100万辆,约占大众在华总产能的20%。
大众还将加大在当地的开发力度,以吸引更多中国司机。布兰德施泰特表示:“我们也将这些技术策略应用到全球其他地区和我们的其他工厂。”
这些新的研发计划将包括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创新,如联网汽车和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电动汽车。
他说:“过去,我们的做法是在德国开发,在中国进行本土化,但这种方式将发生重大改变,目前我们致力于为研发(尤其是软件研发)提供更多本地资源,使其在中国更快发展、也更符合中国当地的特色。”
今年,这家汽车制造商将在安徽合资企业雇佣500多名工程师,使大众与其他合资企业的总工程师数达到5000多名。
2021年,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增长了一倍多,达到291万辆。大众在其新 ID.系列中推出了多款车型,大众报告称,2021年在中国交付了7.71万辆纯电动汽车,低于8万至10万辆的目标。 ID.系列是大众集团面向电动化转型的主力。
布兰德施泰特将这一失误归因于供应链问题,尤其是在下半年。他表示:“尽管存在供应瓶颈,但电动汽车攻势仍在进行中,客户需求并没有下降。下降的交付量不是由需求导致的,而是由半导体问题导致的。”
根据研究公司MarkLines的数据,特斯拉和中国比亚迪分别在中国销售了约48万辆和32万辆电动汽车,超过了大众。
中国是大众汽车最大的市场,约占其总销量的40%,大众在中国进军电动汽车市场的命运将对其未来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大众计划今年将在中国的ID.系列的门店从115家增至200家,目标是销售额翻番。
布兰德施泰特说:“大众汽车改变了其客户策略,在ID.系列的门店中,我们创建了自己独具一格的外观和感觉,以更好地迎合中国的年轻的尝试者。”
随着竞争的加剧,大众在电动汽车领域能否像在传统汽油汽车领域一样取得成功还有待观察,在传统汽油汽车领域,大众在中国拥有约20%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