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融)将于周三上午在香港恢复交易。此前,这家陷入困境的金融巨头通过政府的救助筹集了66亿美元资金,将自己从危机的边缘拉了回来。

根据提交给香港交易所的一份声明,这家总部位于北京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申请复牌,并履行复牌指导意见。中国华融表示,已采取措施恢复核心业务,简化结构,减少资本消耗,提高回报。
中国华融报告称,2021年前六个月实现人民币16.2亿元(合2.55亿美元)的利润,而2020年同期亏损约1063亿元。董事长王占峰预计将于周三举行新闻发布会。
由中信集团牵头,华融上周依靠一个由政府支持的投资者组成的财团完成了人民币420亿元的资本重组,并开始出售非核心资产,以精简其庞大的商业帝国。华融在亚洲信贷市场掀起波澜,并录得创纪录的159亿美元亏损。事实证明,在中国经济放缓、债务违约激增之际,华融的规模对中国政府来说过于庞大,政府不能接受让它倒闭的后果。
中信集团目前是华融的第二大股东,仅次于中国财政部,而中国保险融信基金是华融的第三大投资者。
自4月初以来,华融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一直处于停牌状态。当时,华融推迟公布2020年财务业绩,令市场感到恐慌,导致其美元债券跌至创纪录低点。目前,大部分债券已经恢复正常水平。
华融目前正在为其银行、金融租赁和证券部门寻找买家。华融上个月同意以人民币约10亿元的价格将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70%的股份转让给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华融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同时成立,目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后,收购银行的不良贷款。政府数十年来一直主导向国有企业放贷,导致当时中国最大的几家银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处于破产边缘。
这些坏帐公司后来的业务扩张超出了它们最初的授权范围,它们四个公司创建了错综复杂的子公司来从事其他金融业务,并从债券市场借款数十亿美元。在上述四个公司之中,华融在前董事长赖小民的领导下是最激进的,赖小民去年1月因受贿罪等罪名被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