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大幅削减了分配给炼油企业的汽油和柴油等燃料出口配额,一位学者指出,中国的绿色目标是大幅削减配额的原因之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董秀成周一在官方报纸《中国能源报》的一篇报道中表示,中国政府正寻求限制原油高进口和高出口的不可持续模式,这种模式会在国内造成污染。他补充说,更严格的配额将有助于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之后再回落。
董秀成是“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中心主任,他还是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委员。
据当地咨询公司SCI99称,中国本周批准了2021年第二批750万吨燃料出口配额。这比第一批下降了75%,比去年第二批下降了73%。
配额减少的背后还有其他原因。中国对民营炼油企业的打击导致对一些调合产品征收新税,抑制了柴油和汽油的产量,导致国内供应趋紧。国有的加工企业正在填补这一空白,并提高了对当地消费者的销售,减少了对出口过剩燃料的需求。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微薄的出口利润率和疲弱的海外需求也是导致减产的原因之一。该报援引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官员蒋学锋( 音译 Jiang Xuefeng)的话说,与年初相比,上个月出口汽油和柴油的利润分别下降了每吨390元和230元。
根据当地咨询公司JLC的数据,2021年汽油出货量可能会比去年同期下降22%,至1244万吨,而柴油出口可能会下降14%,至169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