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交通导航类应用Waze前高管表示,Waze在Alphabet Inc.旗下的谷歌公司的发展中难以取得较大的发展,这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其是否被这家搜索巨头2013年以10亿美元(约合64亿元人民币)收购所扼杀的担忧。

根据诺姆·巴丁周三(2月17日)一篇博客文章中的说法,全球有超过1.4亿名司机每月都在使用Waze应用,而在Waze被谷歌收购时,使用人数才1000万。据悉,巴丁自2009年起掌舵Waze,今年1月31日离职。
根据去年对其11名前员工的采访显示,Waze应用在一些国家的使用量呈持平水平。因为谷歌地图得到了大幅推广,而Waze应用则专注于为一个使用次数较低的拼车应用提供服务,因此Waze的运营中出现了亏损。巴丁写道:“如果我们保持独立,我们可能会发展得更快、更有效率。”他指出,谷歌对Waze应用施加了限制,并将其想法复制到了谷歌地图业务中。
巴丁写道:“初创企业的挑战(规模、准入、分配)与企业的限制(被迫使用内部不入流的系统、成本结构、政治、文化等)都因无法快速实现雇佣和解雇的企业行为而雪上加霜。”
据悉,Waze应用于2008年在以色列成立。它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从用户那里众包了地图和交通信息,比其竞争对手更新了更多的信息,并使用户节省了行程时间。该应用的两名前员工表示,在大流行之前,Waze每年从快餐、零售等行业在其应用中刊登的广告中获得了超过2亿美元(约合12.9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消息人士称,Waze应用的一些员工主张其应增加对广告的关注,但巴丁对其在2016年推出的一款应用更感兴趣。该应用将通勤者与愿意为他们支付乘车费用的人联系了起来。Waze Carpool应用在2019年9月产生了55万次乘车记录。为了刺激使用量,去年,巴丁鼓励雇主们可为必要的工人提供通勤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