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受疫情影响,德国商业经营信心指数连续两个月下降

据《多伦多星报》报道,周二(11月24日),一项由德国经济研究所进行的备受欧洲商界关注的调查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导致部分欧洲企业停产。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的德国,其商业景气指数在10月至11月期间已连续下降两个月。

 

德国IFO商业景气指数(每月公布的、由德国经济研究机构所编制、通过对企业进行调查而观察德国经济状况的重要领先指标)显示,德国11月的景气指数从一个月前的92.5降至了90.7。此前,经济学家还曾预测该指数可能会下降至90.2,目前来看,降幅仍然小于经济学家的预期。

 

德国经济研究所负责人表示,商业景气指数是基于9000家各个行业公司对于自己未来发展态势的调查。此次商业景气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复发的影响。德国企业对于未来6个月的发展预期大幅恶化,企业对于自己目前的处境评估并不乐观。


(图片源自unsplash)

德国联邦统计局也于周二(11月24日)表示,德国第二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今年春季停产期间出现大幅下滑之后反弹了8.5%。德国股市也因此受到了鼓舞。部分官员希望,此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对于德国经济和财政的总体损害是可控的。

此前,为应对第二波新冠疫情,德国从11月2日起再次开始执行限制措施。此次的防疫限制措施并没有上半年的首轮措施严格,具体措施包括:餐馆、酒吧、影剧院、游乐场等餐饮和文体设施关闭一个月;公共场所聚集不得超过2户10人;政府建议民众放弃不必要的旅行和探访等。但作为生活必要场所的理发店、商店可在遵守一定限制规定的情况下继续营业,各州中小学和幼儿园也可按照当地防疫政策规定保持开放。

这项封城措施最初预计将持续四周。但受严峻的疫情形势影响,德国政府官员透露,该措施很有可能将会继续延长。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特迈尔向媒体表示,德国此次应对疫情的防疫限制措施很可能将持续四到五个月,民众最好不要期望限制措施能立即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