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印度正试图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但一场疫情还远不能撼动中国的地位

据商业内幕网报道,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可能在完成特朗普总统任期内未能完全实现的事情,即40年来首次将全球供应链从中国转移出去。

Photo by Janno Nivergall on Pixabay

2018年和2019年,特朗普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以反击他所谓的与美国的不公平贸易协定,引发中国政府的报复,并启动了一场贸易战。

虽然许多公司开始讨论将供应链移出中国,以远离地缘政治风险,但实际上是疫情以及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让人们意识到不依赖一个国家的供应链的重要性。

市场研究机构Forrester的研究总监阿舒托什·夏尔马(Ashutosh Sharma)告诉内幕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本身可能不会导致供应链这种程度的重新调整,但疫情无疑提供了额外的刺激,是火上浇油。”

科技巨头苹果公司是过度依赖中国生产线而遭受损失的最新例子,中国严苛的“动态清零”政策打击了iPhone的产量。苹果公司目前正在加快将其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其他亚洲国家。但是转移去哪里呢?

苹果主要供应商富士康的首选是印度,其他芯片制造商也是如此。拜登政府今年10月对向制造先进逻辑芯片的中国工厂出口设备实施了出口管制。

供应链风险管理平台Everstream的首席执行官朱莉·格德曼(Julie Gerdeman)告诉内幕网:“印度劳动力资源丰富,制造业历史悠久,政府支持发展工业和出口。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在探索印度制造业是否可以替代中国。”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作为一个拥有年轻人口的大型经济体,印度有潜力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这个南亚国家也因其官僚主义和繁文缛节而臭名昭著。

在印度工作的夏尔马说:“它远不是一个企业可以轻易进来开店的地方,它有太多的公司合规性。我相信中国也有这些问题,但中国在这些合规要求上迅速采取行动的能力比印度高得多,因为印度要民主得多,这里有太多的利益相关者需要满足。”

2019年,世界银行根据营商便利度对190个国家进行了排名,印度排名第63位。虽然这比2014年莫迪总理上任时排名第142位有所改善,但仍落后于中国。中国在2019年排名第31位,这是世界银行在发生数据操纵丑闻后停止编制该指数前的最后一年。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12月发布的一份审计报告,数据违规提高了中国在2018年的排名。

印度也有保护主义的历史,这使得它在吸引大规模投资方面竞争力较弱。

格德曼说:“中国的工厂是大规模生产的,而由于联邦法规和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保护措施,印度的大多数工厂都是中小型的。”

印度总理莫迪自2014年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政府数据显示,在上一财年,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创纪录的836亿美元。

夏尔马说:“印度在人口、地理和现有的基础设施方面当然有优势。这些基础设施大部分是在过去几年建成的。它显然可以扩大规模。”

夏尔马的意思是,中国已经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如此广泛的价值链,以至于制造一件产品所需的几乎所有东西都可以在中国采购和获得,这使得低成本的大规模制造成为可能。相比之下,印度还不具备这种能力,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建立起来。

夏尔马说,这是因为制造商总是先从装配线开始工厂运营,然后才开始为成品开发本地供应链,这是一种“后向整合”的流程。

“供应链的建立需要时间,因为即使你在内部采购,最初的质量也不是那么好,规模也不是那么大,你会遇到这些问题。所以,虽然印度是可以做到的,但需要时间。”

专家们说,无论如何,企业不太可能像涌入中国那样大批涌入印度,因为事实证明,这样做风险太大。

富士康和苹果在中国大举投资,如今却因此吃苦头。另外,美国运动服装巨头耐克、日本汽车制造商丰田和韩国科技巨头三星都因为依赖中国这个制造业巨头,而遭遇了旷日持久的供应链问题。

夏尔马说:“他们正在寻求多样化的采购来源。如果你看看富士康和苹果,他们已经把很大一部分生产转移到印度,我敢肯定还有越南等其他国家和一些其他地方。这正是因为他们想要多元化,从依赖一个国家,比如中国,扩展到几个地区。”

他说,这意味着更复杂的供应链,但它们将从原材料阶段开始实现多元化。

夏尔马说:“如果他们能建立两三个可靠的来源,即使未来一个地方发生了什么意外,他们仍然有替代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