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美股盘前速递|中国防疫“新十条”发布后,旅游出行搜索量暴涨;马云卸任浙商总会会长


一、股市简报:

美国股市周三下跌,投资者仍然担心好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将促使美联储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利率不变,这可能会给明年的经济带来压力。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下跌了0.2%,这已经是该指数连续第五天下跌。纳数下跌0.5%,道数持平。中概股普跌,纳斯达克金龙指数跌2.83%。

12月8日,A股三大指数齐跌,沪指再度失守3200点,收跌0.07%,深成指跌0.25%,创业板指跌0.09%。港股今日表现强劲,截至下午收盘,恒生指数涨3.38%,恒生科技指数涨6.64%。

二、市场热点一览

1、12月8日,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指南》中提出,居家治疗人员需进行抗原自测和结果上报,若症状明显好转或无明显症状,自测抗原阴性并且连续两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Ct值≥35,可结束居家治疗,恢复正常生活和外出。

《指南》还建议,居家治疗人员若为无症状感染者,无需药物治疗。而之前的防疫政策要求“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都需收治到集中隔离管理设施,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2、12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回应“新冠是否应该回归乙类管理”的问题时表示,新冠肺炎回归乙类管理的条件日趋成熟,但降级管控的举措是疫情防控的重大调整,应适时有序作出调整。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原副主任冯子健在清华大学的一次专题讲座中提到,不论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

第一波大规模疫情冲击的到来时间,与不同地区政策调整的方式、调整前的感染者人数、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可能80% ~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3、12月8日,针对有些人担心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对此,呼吸危重症专家、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做了解答。

童朝晖表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感染奥密克戎后会导致后遗症。

童朝晖表示,目前国内外对新冠后症状的研究,针对的是之前的原始株,包括德尔塔这些。奥密克戎毕竟发生的时间比较短,目前应该说国内还没有对奥密克戎的,新冠后症状的观察。

从常识上讲,应该不会有后遗症,因为它在上呼吸道,没有影响到我们身体内的器官和组织,至少目前国内外没有相关的文献来支持这个说法。 

4、12月7日,中国交通运输部发布通告,删除对跨区域出行人员查验核酸、健康码和“落地检”要求。随后,多地疫情防控部门发通知撤销防控站点,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发布的视频显示,多地高速出口防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已经撤离,有工作人员对现场设施进行拆除。

5、昨日防疫“新十条”发布后,中国各大旅游出行平台数据显示,机票、车票搜索量暴增。携程的机票瞬时搜索量猛增160%,其中,春节前夕的机票搜索量暴涨至三年以来最高点。同程旅行平台机票瞬时搜索量较前日同一时段上涨438%,火车票瞬时搜索量上涨276%。马蜂窝平台上,“三亚度假”搜索热度更是暴涨450%。

6、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荷兰官员正计划对出口到中国的芯片制造设备实施新的管制,这可能会使荷兰的贸易规则与美国限制中国获得高端技术的努力保持一致。

7、据浙商杂志官方微博,12月7日,浙商总会第二届理事大会结束,马云卸任浙商总会会长,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当选新一届浙商总会会长。

8、据路透社12月8日报道,中国央企国药集团可能会重启对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中药公司的收购,前者持有中国中药32%的股份。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称,国药集团与顾问正在商讨潜在私有化的新提议,国药集团正考虑提出每股6港元的报价。

中国中药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回应:“我们目前没有得到相关消息,有进一步消息,会及时跟大家反馈。”

2021年1月,路透社报道,由国药集团牵头的财团计划将中国中药私有化。同年8月,中国中药宣布国药集团决定不再推进交易。

7、12月8日,哔哩哔哩港股大涨22%,消息面上《三体》动画定档将于12月10日开播。此次宣布定档的《三体》动画由艺画开天作为联合出品方负责制作。

天眼查显示,武汉艺画开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目前由腾讯旗下子公司持股约29%,另外B站关联公司共同持股约30%,创始人阮瑞持股约为15%。

8、近期美图公司海外App Meitu因为AI绘画在日本持续爆火。或受此影响,美图近一个月股价暴涨。人工智能(AI)聚合数据公司data.ai数据显示,总部位于香港的美图公司在过去几周里股价上涨了50%以上。昨日美图盘中股价更是一度涨逾40%。

9、最近恒大麻烦不断。有消息称,上海恒驰及恒大被强制执行近3亿,恒大冰泉因抗拒执行成老赖。

公开资料显示,近日,恒大新能源汽车投资、恒大恒驰新能源汽车(上海)有限公司、恒大风驰动力、恒大集团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2.6亿余元,执行法院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此外,近日恒大冰泉关联公司安图翠林矿泉水有限公司新增三则失信被执行人信息,涉案总金额约215万元,失信行为均为其他妨碍、抗拒执行,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均为全部未履行。该公司还新增3条限制高消费信息,关联对象均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张烽。

【海外市场热点资讯】

1、12月8日,据彭博社报道,特斯拉老板马斯克已指派特斯拉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经营德州奥斯丁最新工厂。昨日有媒体报道称,马斯克决定任命朱晓彤为特斯拉全球CEO。

2、据彭博社报道,在过去两个月里,激进的回购使软银的流通股减少了近9000万股,孙正义现在拥有软银超过三分之一的股份。据彭博社计算并经软银证实,孙正义的持股从9月底的32.2%上升到34.2%。相较之下,截至2019年3月,其持股比例为26.7%。

根据日本法律,孙正义在拥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所有权后获得了额外的权利。现年65岁的孙正义对资产出售、部分回购、并购和公司章程拥有更多控制权,他有权否决激进投资者提交给股东的任何特别决议。

孙正义也更接近于将软银私有化,他在内部多次讨论过这个想法。

3、每年第四季度通常是苹果公司产品的销售旺季,不过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表示,由于近期富士康郑州工厂的产能受限,影响了苹果iPhone在本季度的出货量。

当地时间12月7日,摩根士丹利将苹果iPhone的第四季度发货量预测再下调300万部,并预计苹果当季营收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可能同比下滑3%。

此前,大摩已经在11月将iPhone第四季度出货量预期下调了600万部。在本次下调后,摩根士丹利目前预计苹果第四季度iPhone出货量约为7550万部,远低于最初预测的8500万部。

4、据NBC报道,纽约时报的数百名记者和其他员工12月8日开始了24小时的罢工,这将是纽约时报40多年来的首次罢工。

5、CNBC更新了一则报道,美国国防部当地时间周三表示,亚马逊、谷歌、微软和甲骨文共同获得了一份云计算合同,到2028年价值可高达90亿美元。早些时候的报道称,这几家公司各获得了一份多达90亿美元的合同。

6、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德克萨斯州禁止在政府发放的设备上使用TikTok。在过去一周里,越来越多的州也采取了同样的措施,因为人们担心TikTok收集的消费者数据可能会被中国政府获取。

7、据路透社报道,游戏驿站(GameStop)周三公布的季度收入下降了9.4%,原因是在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消费者减少了对非必需品的支出。在截至10月29日的第三财季,游戏驿站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3亿美元下降到11.9亿美元。净亏损9470万美元,合每股亏损31美分,而去年同期亏损1.054亿美元,合每股亏损35美分。

8、12月8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预计,2022年航空业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亏损持续收窄,2023年全球航空业将恢复盈利。

9、当地时间12月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委员会当天已提议对俄罗斯实施第九轮制裁,将针对俄能源、矿业等领域。

10、12月7日,加拿大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至4.25%,利率水平达到2007年12月以来最高。

【投资风向标】

关注汇率的投资者要注意,虽然中国重新开放短期内给金融市场带来利好,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创下了自1994年人民币国际化以来最大的五周涨幅,国内股票跳涨了约10%,但中国经济反弹程度恐无法与人民币近期涨势相匹配,汇率仍有高度波动风险

法国兴业银行认为,人民币升值突破1美元兑6.95人民币的水平将表明,升值可能过度了。

分析师们担心,随着经济增长数据可能疲软,并且在防疫限制措施取消后病毒感染率可能会上升,从而扰乱经济,这会导致乐观情绪的消退。此外,美联储下周将举行会议,美元是否会继续疲软还存在不确定性,这进一步引发了人们的谨慎情绪。

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陆挺认为,出口增长在2023年将成为一个拖累因素,再加上感染病例激增可能导致经济混乱,这两者都可能预示着,中国经济增长反弹的速度将慢于预期。

澳新银行表示,未来几个月,人民币可能会在1美元兑6.80至7.20人民币的区间内保持震荡,直到实现“与新冠共存”。

裕宝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写道:“我们目前对人民币大幅走强仍持谨慎态度,因为中国的国内需求还没有获得足够的动力来提振经济,而这需要外部需求的支持并需要一个疲软的货币。”

巴克莱银行的策略师认为,如果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持续走强,而且涨幅给出口商造成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出手遏制波动。

中国《证券时报》周二也在一篇评论文章中提醒,投资者应该为不确定性和波动性做好准备,因为疫情感染病例的攀升可能会阶段性扰动市场,其他经济体的加息节奏调整及其影响仍具有高度不确定性。

三、重点资讯解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新开放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更会影响到全球经济。

彭博社的分析认为,中国期待已久的重新开放将给经济恢复带来强大动力,但同时也会给明年世界各地的物价带来上行的压力,尤其是在振兴房地产和放开疫情限制同时进行的情况下。

分析家们普遍认为,随着利率上升,经济衰退迫在眉睫,民众的消费减少,宗商品、食品和能源价格的降温,世界各地的通货膨胀将得到缓解。但中国的重新开放可能会使这些预期受到影响。

预计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在2023年的某个时候,中国会重新开放边境,这对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就像一场地震。中国的国内经济将恢复活力。学生将再次出国,游客将开始旅行,企业高管将回到飞机上。而这一切将在中国住房市场开始复苏的同时发生,并将进一步推动消费者支出。

房地产行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房地产市场复苏和重新开放的双重组合,将对中国的贸易伙伴和金融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彭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重新开放将提振全球商品价格,并可能造成供应链紧张,对许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造成压力。假设中国在2023年中期完全开放,彭博经济估计能源价格将增加20%,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到年末可能跳升到5.7%,他们现在认为到年中可能下降到3.9%。

不过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中国重新开放给全球带来的压力可能也不会那么严重,因为中国重新开放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正在放缓,这可能会缓解油价和其他必需品进口的压力。

而且中国没有那么多像美国和欧洲在疫情封锁后用于刺激经济的措施,来支持经济的反弹,由于中国家庭的口袋里并没有大量刺激消费的资金,经济反弹的力度可能不会那么大。

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的恢复不太可能是突然的,因为中国比世界其他地方更谨慎地重新开放,尤其是因为中国很少有人对病毒有免疫力。随着新冠病毒的传播和医院人满为患,即使中国政府不重新实施封锁,消费者也可能保持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