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华尔街日报:今年支撑人民币的两大因素恐将发生逆转,人民币料将进一步贬值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已经处于两年多来的最低水平,但其可能还会进一步下跌:2022年到目前为止支撑人民币的两个主要因素看起来可能会发生逆转。

Photo by Eric Prouzet on Unsplash

周二(当地时间9月27日),在岸交易的人民币收于1美元兑7.16人民币。上一次出现这一水平是在2020年5月,而且自2009年以来只出现过几次。

与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一样,今年,人民币被美联储的鹰派政策和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所打压。即便如此,人民币在最近几个月的下跌也是引人注目的。

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下降了12%。根据路孚特的数据,摩根大通的新兴市场货币指数仅下跌8%。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上调至20%,使得做空人民币的成本更高。

然而,尽管人民币急剧下跌,但实际上,今年存在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导致人民币没有进一步下跌。

首先,即使在房地产市场严重低迷的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也保持了相对紧缩的货币政策:没有提高利率,但拒绝果断放松政策以支持增长,这在2008年后中国经济严重放缓的时代几乎是前所未有的。政策利率的下调进展缓慢。

实体经济融资总量的同比增长在最近几个月实际上已经放缓,这是中国央行衡量整体经济融资情况的首选标准。同比增幅从6月份的10.9%下降到9月份的10.5%。此外,再加上疲软的消费需求,以全球标准衡量,通胀率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中国8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仅上升2.5%。

所有这些都为人民币提供了一些支撑,并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民币兑一篮子主要货币的汇率远远好于兑美元的汇率。

其次,中国出口仍然强劲,而进口却很疲软,进口疲软归因于房地产的萧条。这意味着中国的贸易顺差在202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接近历史最高水平。根据国际收支数据,中国第一和第二季度的商品贸易顺差分别为1450亿美元和1760亿美元,仅低于2020年底创下的1870亿美元的季度记录。

然而,对人民币来说,不幸的是,这两种支撑因素都有可能很快会发生逆转。出口似乎很有可能会进一步失去动力。欧洲正处于经济衰退边缘。往往对中国出口增长产生重大影响的美国消费者信心,自2022年初以来一直存在急剧下降的趋势。

与此同时,为避免中国房地产行业酝酿系统性金融和政治风险,中国最终仍不可避免地要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在10月份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重大政策举措可能暂时会被搁置,因为官员们在等着看情况会如何发展,中国国家领导人似乎很有可能开创先河,获得第三个任期,但其他主要领导人的命运仍然不确定。

简而言之,到明年年初,中国的出口很可能会明显减弱,货币政策很可能会更加宽松。中国有充足的外汇储备,如果选择部署这些储备,即使不能阻止人民币贬值,也可以减缓贬值速度。但除非万不得已,中国可能不愿意大规模地部署这些储备。

首先,只要人民币贬值不演变成恐慌,中国政府可能不会将其视为一个完全的负面问题。根据CEIC的数据,中国的外债占GDP的比例在2021年为15.4%,虽然很高,但比上一次美联储加息周期之前,在2014年的占比要低,与其他大多数大型经济体相比也很低。同时,中国的出口商可以利用这种情况,在通胀率如此之低的情况下,更昂贵的进口是一个可控的问题。

最后,中国政府在2015年和2016年大规模部署其储备以“对抗美联储”,在减缓人民币贬值方面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加强资本管制,尤其是对海外直接投资的管制,可以说更加有效,房地产市场的最终复苏也是如此,这在当时有助于在2016年将资本吸回中国。

如果中国进行选择的话,即使不展开真正的对抗,它也有足够的金融火力来对抗美联储。但只要中国能通过行政措施减缓边际贬值,并避免恐慌性抛售,其可能会采取更加放手的做法,特别是如果中国制造商发现自己在为缩小的全球出口蛋糕而进行激烈的斗争时。

(今日汇率参考:1美元=7.18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