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一家欧洲顶级行业组织周三警告称,企业正在对中国失去信心,中国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地位正在受到打击,称其“不灵活且执行不一致”的防疫政策是关键因素。
中国欧盟商会(Europe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在一份报告中发布了上述警告,报告征求了1800家成员公司的意见,其中包含967条针对中国、欧盟和欧洲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相关的建议。
报告涉及从台湾到贸易的问题,例如,中国应避免“不稳定的政策转变”,深化与欧盟的合作,增加国际航班。
报告中还表示,欧盟应积极与中国接触,拒绝脱离接触的呼吁。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在媒体简报会上说,在过去一年中,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他国家仍致力于全球化,而中国则继续向内发展。
他说:“世界是靠群体免疫力生存的,中国等到世界摆脱新冠疫情,这当然不太可能。”他指的是中国僵化的“动态清零”政策,这导致了频繁的封锁,并关闭了边境大部分地区的国际往来。
中国政府表示,需要此政策来防止其卫生系统不堪重负以及不可接受的生命损失。
除新冠疫情外,商会还表示,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停滞不前、欧洲公民从中国外流、中国员工出国差旅受限以及商业政治化加剧,也损害了中国的吸引力。
报告称,许多企业希望将当前或计划中的投资转移到其他市场。
上个月,一个美国商业游说团体表示,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已经超过了恶化的美中关系,成为美国公司在中国最关心的问题。
中国是少数几个仍要求旅客抵达时进行隔离的国家之一,伍德克表示,商会仍然希望在10月16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中国政府能放松限制。
虽然预计中国最高领导人将获得历史性的第三个领导任期,但目前尚不清楚谁将加入到他的中央政治局常委团队中,谁将接替将于明年3月卸任的李克强总理。
伍德克表示,预计即将卸任的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将难以取代”,他一直主张改革。
他说:“我们必须看看做出经济决策的阵容班子是什么样的,这可能会给我们透露一些中国的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