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俄乌战争表明,美国还没做好与中国开战的准备(收费)

著名战略学者哈尔·布兰德斯在其彭博社专栏上撰文指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使美军弹药库存数量惊人地降低,而保卫台湾的成本相比则要高得多。美国国防工业的生产能力目前还完全没有准备好一场和中国的大规模战争。加美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者确认其中事实。

德意志帝国宰相奥托·冯·俾斯麦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值得引用的话:“傻瓜通过自己的失败来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从其他国家的战争中收集苦涩的教训,总比从自己的战争中学习要好。

今天,美国需要从乌克兰战争中吸取一个重要教训,以及从几代人之前二战中的自身经验中吸取一个教训:如果美国想在几年后与中国可能发生的超级大国战争中获胜,那么最好在第一枪打响之前就更为认真地重新武装起来。

未来会有一天,历史学家们把2022年看作自由世界真正意识到危险的时刻:所谓的“大国竞争”内含着大国冲突的风险。俄罗斯于2月份对乌克兰的入侵,使得整个民主世界意识到专制国家的侵略威胁成为现实。

在8月爆发的危机,即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访问台湾,而北京以四分之一世纪以来在西太平洋地区最大规模的武力展示作为回应之后,使许多美国官员担心中美武力冲突倒计时已经开始。

这并不是什么严防死守的秘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最近告诉彭博社,存在着中国入侵台湾的“明确威胁”。国家情报局局长埃夫丽尔·海恩斯(Avril Haines)将这种威胁定性为“严峻”。在公开场合,五角大楼现在只是说可能不会在未来两年内就发生入侵。

杰克·苏利文(Jacob Jeremiah Sullivan, 1976年11月28日-)美国政策制定者,现任美国国家安全顾问。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从接近华盛顿的谈话中,人们能得到的印象是许多官员认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一旦对正在快速现代化的人民解放军能够取胜更加具备信心,那么中国对台湾使用武力的重大行动,无论是直接入侵还是简单的胁迫性封锁,就可能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出现。美国是否已经准备好应对许多自己人所预见到的灾难现场,则是另一回事。

五角大楼多年来一直警告,中国的军事建设正在改变东亚地区的力量平衡。但比如佩洛西在内的许多美国立法者,却愿意为了没有好处的战略目的去触怒北京,这表明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局势已经变得多么令人震惊。

接近20年来,中国国防开支增速基本一直明显超过经济增速。数据来源:彭博社,中国财政部,中国国家统计局。图源:彭博社

在对美方相当有利条件下进行的战棋模拟表明:美国也许能够在台海战争中勉强取得胜利,尽管在人力和军事物资方面可能要付出高昂代价。而在不太有利的条件下进行的战棋模拟,通常结果则是中国获胜。

当然,不会有人真正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乌克兰战争表明:军队士气、领导力和其他无形因素可以产生(与模拟不同的)巨大差异。然而,这场俄乌战争也表明,美国可能要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弥补它在与中国武力冲突的早期所遭受到的损失,并为自身,更不用说为其盟友提供致胜工具。

当代战争的耗费是异常巨大的:战争中会摧毁现代社会所能生产的一些最精致、最昂贵的产品。当代战争消耗了大量的导弹、智能炮弹和其他弹药;战争中还会摧毁大量难以替代的军机、坦克和军舰。

乌克兰战争不是两个大国之间的战斗,但它是一个很好的研究案例,说明了在高强度冲突中保持战斗力是多么的困难。一个由全球超级大国领导的自由世界联盟,几乎是在努力挣扎着满足乌克兰政府的需求,同时又不至于危险地耗尽自身武器库存。

据报道,在开战后最初、也是最令人绝望的几周,美国为乌克兰提供了其全部标枪反坦克导弹库存的三分之一。美国和其他国家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补充完自身的军火储备。

美国陆军士兵在发射FGM-148标枪导弹。FGM-1标枪导弹(FGM-148 Javelin)是美国研制的一种单兵反坦克导弹。United States Army,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乌克兰在美国情报部门的帮助下,已经展示出将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即海马斯,HIMARS)用于破坏性用途的不可思议的能力。然而,基辅的需求与华盛顿确保自身拥有充足储备的需求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这些武器在美国自身战争计划中亦处于核心地位。

图为“海马斯”多管火箭系统于2005年在美国白沙导弹靶场,M142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M142 High Mobility Artillery Rocket System),简称海马斯(HIMARS),是美国于1990年代末期研发的多管火箭炮,意在取代以履带为底盘而导致机动性不佳的M270多管火箭系统。United States Army,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可以肯定的是:现在没有比把这些武器提供给脆弱的民主国家更好的用途,因为其正在对残暴的专制政权进行史诗般的打击。不过,目前的俄乌战争也发出了一个闪烁的红色警告信号,表明如果美军不得不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的话,保持供应将多么困难。

正如迈克尔·贝克利与我合著的新书《危险地带:即将到来的与中国的冲突》(Danger Zone: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中所写道的:中美战争初期阶段的强度和破坏力将令人震惊。美国军队在试图阻止中国入侵,并打破中国对台湾的空中和海上封锁时,将耗尽自身的导弹、鱼雷、精确制导炸弹和其他相对稀缺的武器。

《危险地带:即将到来的与中国的冲突》封面。图源:亚马逊

同时,舰船和战机的损失可能比美国军队自二战以来经历的任何战事都要严重。根据最近的一场战棋模拟,美国可能会损失两艘航空母舰以及700至900架战机,战机损失几乎占美军全球存量的一半。这还是在战棋模拟发生在相对顺利的情况下。

正如中美之间任何重大战争可能会导致的那样,这些损失会随着冲突的继续而增加。因为这是一场在全球最具战略和经济意义的地区争夺霸主地位的竞赛,所以中美任何一方都不会想认输。

一场漫长的战争难道不会对经济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美国有利吗?那些自认为了解二战历史的美国人可能会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毕竟,美国通过将自身经济置于战时基础上并轻而易举得压倒全世界而赢得了那场战争。

但是,我们经常忘记二战时期的动员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战时动员能成功。这种失忆扭曲了我们对中美战争在今天将如何发展的理解。

二战是一场生存能力的较量,美国通过挖掘其无可匹敌的经济和工业潜力而获胜。美国的造船厂生产了航空母舰,使日军在太平洋彼岸遭到破坏;庞大的飞机编队在海洋、战场甚至敌国腹地赢得了空中优势;坦克和卡车帮助赢得了地面战争;无数的货船将保障胜利的物资运送到了世界各地的战场。

几项基本统计数据就能说明问题。到战争结束时,美国生产了接近30万架飞机,远远超过德国和日本的总和。1944年一年,美国造船厂生产了2247艘海军舰艇,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的总和还要多。

美国工业不仅为美国军队提供了补给;它还维持了整个盟国阵营。根据《租借法案》,美国为其盟友(主要是英国和苏联)输送了超过3.7万辆坦克和近80万辆卡车,这些资产在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到阿拉曼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斯大林在1943年说:“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东西是机器,而美国……是一个机器之国。”

这种生产上的优势给了美国及其盟友一种敌人所缺乏的持久力量。美国军队并不总是在质量上优于德国或日本军队,但他们最终挥舞着如此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以至于战斗技能的边际差异并不构成差距。

在诺曼底滩头的一位德国军官曾感叹:“我无法理解这些美国人,每天晚上我们都知道我军已经把他们打成了碎片,造成了重大伤亡,击毁了他们的运输工具。但是到了早上,我们突然面对美军新上来的营:有完整编制的战斗人员、机械、伙食、工具和武器的再补充。而且这种情况日复一日地发生。”

对于那些担心新时代全球大战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非常令人放心和宽慰的记忆。然而,战时动员的故事比我们记忆中的更为复杂。

二战中美国的动员工作花费了数年时间,一直到1943年底甚至到1944年才完全进入了动员状态,因为美国需要时间来克服过程中的瓶颈和原材料短缺,从制造民用物品转向制造坦克和炸弹,最终将和平时期的经济转轨为战时经济。

即使如此,美国的动员也是如此有效,因为美国具有着工业时代的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经济状态,很适合制造全球战争所需要的一切。此外,当时的美国经济还有大量的闲置产能可以迅速挖掘,因为大萧条使许多工人和工厂都闲置了。

最重要的是,美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期间达到世界一流的生产数字,是因为它没有等到罗斯福总统所说的“活在耻辱中之一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一天)才开始动员。动员过程早在美国进入战争之前就已经开始了。

1938年慕尼黑危机后,美国国防开支开始急剧上升,这次危机使希特勒顺利走上了奴役欧洲的道路。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以及许多国会领导人都相信:世界已经变得太危险了,美国不能继续裁军。1938年和1939年,美国国防开支远远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到了1941年则上升到5%以上,然后在参战后猛增。

1940年美国国防开支GDP占比1.7%,4年后37%,冷战期间均值为7%,2022年是3.7%。数据来源:美国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图源:彭博社

美国陆军在1939年开始认真备战;美国国会在1940年通过了《两洋海军法》,这标志着美国作为海上霸主时代的到来。第一艘LCVP两栖登陆艇,即后来被盟军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誉为赢得战争的平底登陆艇,在珍珠港事件前几个月就进行了测试;罗斯福批准了曼哈顿计划,这一计划开发了用来对付日本的原子弹,而当时美国仍处于和平状态。

1941年12月时,美国是还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但又远远比等到被袭击后才开始动员要充分得多。

当时和现在之间的差异显而易见。好消息是,美国现在的地位比它在1930年代中期所处的位置要好得多。美国军队总体上是世界上最好的,然而如果认为战争来临,美国可以再次毫不费力地胜过敌人,那将是一个严重错误。

美国仍然拥有全球领先的经济,但这次它可能的对手中国,才是世界工厂。例如,中国拥有大约3比1的对美造船生产优势。在设想中的战争最初几周内,中美双方都失去了大量船只,中国的造船能力将非常有用。

经济学家诺亚·史密斯(Noah Smith)甚至估计,“虽然俄罗斯本身无法制造与欧洲长期局部战争所需的物资,但在与民主世界的全球斗争中,中国可以制造足够的物资来维持自身和俄罗斯的需求。”

美国国防工业的基础也比以前大大削弱了。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主要国防承包商的数量下降幅度很大,这使得五角大楼在危机中迅速扩大生产规模的难度大大增加。

在美国国防工业系统中,或者在更广泛的美国制造业中,目前并没有太多冗余能力。美国甚至缺乏战时动员所需的基本构件,比如充足的机床和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正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马克·坎西安(Mark Cancian)所写的:“如今的美国国防工业是为和平时期的效率最大化而设计的,而不是为战时大规模生产而设计的,因为维持平时不使用的动员能力是很昂贵的。”

因此,美国可能会发现在仅仅几个月,甚至仅仅几个星期的战斗后处于一个可怕的境地。美军可能难以补充远程精确制导弹药,而这些弹药对于打击台湾周边水域的中国舰船而言至关重要,并且同时又不必冒险去面对中国的反舰导弹和防空系统。

美军损失大量的舰艇或战机可能使其难以在西太平洋地区打赢一场持久战;即使美国取得胜利,这些军事损失可能使美军瘫痪多年。

在战争之外,国防工业基础方面的弱点也造成了严重的问题。美国国会和行政部门很多次谈论过迅速武装台湾的问题,包括用更多的反舰导弹、无人机和其他作战能力,目的是把台湾海峡变成一个致命地带。但这些用于快速武装台湾的武器将从何而来并不清楚,除非大幅提高军备生产水平,或者决定掠夺美国自己在冲突爆发时需要的武器库存。

美国官员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一直站在最前沿,致力于在最需要的领域扩大军备生产规模。陆军正在制定计划,加倍制造陆基火箭和炮弹。五角大楼正在寻找购买更多的标枪和毒刺肩射导弹。不过,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还不清楚。

凯瑟琳·希克斯(Kathleen Hicks)2021年2月8日就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U.S. DoD,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扩大生产能力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当供应链陷入困境,关键部件供不应求时。部分原因是新冠大流行。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这个问题最终是关于钱的问题。

如果有合理的预期,即资金就位,将能够支持对军事设施和人员的新投资时,那么美国国防工业将建立新的生产线,或扩大现有的生产线。但如果没有这样的预期和资金,那就不会了。现在,来自美国政府的信号是含混不清的。

华盛顿并不是没有行动敏捷的能力。在以最快速度向乌克兰运送武器方面,五角大楼已经创造了小奇迹。然而,拜登政府似乎并不急于增加国防预算。到目前为止,拜登的两个预算请求都代表了五角大楼实际支出规模的减少。

尽管国会方面一直愿意增加这些预算,但通货膨胀正在侵蚀国防部采购预算的购买力。而且,由于拜登政府在其早期预算解构中更强调研发和未来能力,那么输家通常是武器项目的采购,也就是采购在当下就已经存在的能力。

如果美国再等下去,那么在重新认真武装起来,以应对自己人所警告的即将到来的冲突的方面,就等得太久了。

中国并没有犯这个错误。当北京的宣传机构发出令人不寒而栗的威胁说,如果发生冲突,敌人会有什么下场时,它的船厂和工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生产军舰和弹药。专制主义的兵工厂可能很快就会为战争做好准备。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是否能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