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报道,美国劳工部周二(当地时间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能源价格的再次飙升推动了2月份商品批发价格跃升,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月跃升纪录。

劳工部统计局称,2月商品的最终需求价格跃升了2.4%,这是自2009年12月以来的最大涨幅。
这也推动了总体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当月上涨了0.8%,略低于道琼斯0.9%的预期。
不包括食品、能源和贸易服务,核心PPI仅上升0.2%,远低于0.6%的预期。
与去年同期相比,总体PPI上涨了10%,与1月份持平,并列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同比涨幅。
这些数据是在2月13日当周统计的,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随着战争的开始,能源价格飙升得更厉害,并将在下个月的报告中体现出来。
这些数据公布之际,大多数其他通货膨胀指标徘徊在40年的高点,这主要是因为价格上涨,而价格上涨已经超出了汽油和食品杂货领域,并在广泛的消费品和服务领域中体现出来。
然而,在2月份的最终需求价格方面,汽油仍然是涨价的主导因素。
约40%的商品批发价格增长来自于汽油,汽油上涨了14.8%。柴油和电力也促使最终需求的能源价格上升了8.2%,而机动车和设备以及乳制品价格也有所上升。
PPI并不像消费者价格指数那样受到密切关注,但批发成本也会影响到零售价格,并被视为通货膨胀的预兆。
(今日汇率参考:1美元=6.38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