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发表文章,俄乌边境局势日益紧张,“芬兰化”作为一个解决危机的选项被摆上桌面,然而这个方案引发了乌克兰和芬兰的愤怒。因为从历史来看,“芬兰化”时期的芬兰只保留了名义上的主权,实际上任何重大政治决策都需要听从苏联的指挥,乌克兰在整体国力上还不如当年的芬兰,如果走“芬兰化”路线,很有可能被俄罗斯牢牢掌控。
乌克兰危机促使西方各国政府绝望的官员寻求外交途径来避免俄罗斯的入侵。在前往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的路上,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被问及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
“芬兰化”,指的是芬兰在冷战期间的官方中立地位。马克龙承认,这是“一个摆在桌面上的选项”,但他坚持认为,外交官们必须发明新的东西。这一消息在乌克兰和芬兰引发了愤怒,因为芬兰人对这段经历的记忆并不美好。
那么,芬兰化在实践中是如何运作的,以及类似的策略是否适用于乌克兰呢?
在冷战初期,以美国和苏联为首的欧洲逐渐分化为对立的集团,芬兰在其中具有独特的地位。虽然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抵抗了苏联的全面入侵,但它被迫割让大片领土,支付赔款并使芬兰共产党合法化。
在战后不久,芬兰与西方国家几乎没有联系,并受到东边巨大邻国的威胁。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一项条约成为“芬兰化”的基础。芬兰将保留主权,并在超级大国的竞争中保持中立,既不加入北约也不加入华沙条约组织。
实际上,芬兰独立的代价是,苏联将对芬兰的政治施加重大影响。芬兰总统乌尔霍·吉科宁在冷战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将与苏联的友谊作为其任期内的基石,并将他与苏联关系方面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角色转化为政治优势。
乌尔霍·吉科宁经常超越宪法规定的权力,建立腐败的个人网络,并拒绝任命不被苏联领导人接受的官员担任重要职务。尽管民族联合党在1966年至1987年的五次选举中赢得了第二和第三多的议会席位,但这个主要的保守党却被排除在联合政府之外。
当涉及到批评苏联的内容时,芬兰媒体经常进行自我审查。1974年,出版商塔米(Tammi)迫于压力,没有发行苏联持不同政见者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小说《古拉格群岛》的芬兰语译本,多年之后,这本书才最终在芬兰出版。
中立也没有使芬兰的外交政策免受苏联的影响。在1972年与欧洲经济共同体(欧盟的前身)签署协议后,为了安抚苏联,芬兰在1973年又以观察员身份加入了由苏联领导的欧洲共同体。芬兰领导人刻意避免公开批评苏联的国内或外交政策,即使在苏联1956年对匈牙利、1968年对捷克斯洛伐克和1979年对阿富汗进行军事干预期间也是如此。
尽管有这些限制,芬兰还是繁荣了起来。它保持了强大的国防能力,并且仍然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随着冷战的结束,它可以推行真正独立的外交政策。1994年,芬兰加入了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这是一项国防合作计划,但还远没有成为正式北约成员国。
1995年,芬兰成为欧盟的成员。今天,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咄咄逼人的姿态促使芬兰领导人考虑与西方建立更紧密的关系。2021年12月,芬兰选择购买美国制造的F-35作为其下一代战斗机,而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重申,芬兰可以自由选择军事结盟,包括加入北约的选择。
对于紧张地思考自己命运的乌克兰人来说,“芬兰化”似乎并不吸引人。普京的首要目标是让乌克兰像之前的芬兰一样,永远不要加入北约。他的其他要求将限制乌克兰的主权,马克龙和其他西方领导人认为这是一条不可触犯的红线。
明斯克议定书要求乌克兰将权力下放至乌克兰东部叛军控制的地区,这份协议的实施可能会让俄罗斯通过在那里的代理人直接参与乌克兰政治。
虽然乌克兰从西方获得了大量的外交和物质支持,但在其他方面,它的地位比冷战初期的芬兰还要弱。它的经济和政治功能失调,俄罗斯军队和他们的代理人已经占领了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乌克兰领土。“芬兰化”可能会让乌克兰避免入侵,但这个国家会被俄罗斯牢牢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