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by emrecan arık on Unsplash
据日经新闻报道,作为通往全电动未来的一部分,本田已将国内汽车产能削减到每年略高于80万辆,比2002年的高峰期减少了约40%。
大部分裁员来自于去年年底,当时本田停止了位于东京西北部埼玉县狭山市的工厂的成品汽车生产工作。本田去年还宣布了其他削减成本的措施,包括采用新的汽车开发系统,停止一级方程式赛车项目。
本田正在重组制造业务,以符合对未来的愿景。本田已经宣布,到2040年,本田生产的所有的汽车都是电动。
2021年12月27日,本田在狭山工厂举行了一个“下线仪式”,标志着成品汽车生产的结束,本田总裁三部敏宏在仪式上说:“和你们一样,我也会怀念这一切。”
由于新冠疫情的限制,只有少数高管出席了仪式。但为了让工厂不同区域的工人能够看到仪式,本田对仪式进行了现场直播。三部敏宏和一辆旧的本田车一起出现在仪式上,他谈到他在工厂工作期间接受过严格的高级员工的指导,当时他还是一名开发发动机的年轻工程师。三部敏宏说:“我们将继续生产满足国内外消费者需求的汽车。”
狭山工厂于1964年开业,他们生产出的汽车定义了本田的汽车,包括采用创新的低排放发动机的思域,以及本田的旗舰轿车雅阁。
狭山工厂目前将保持开放,继续生产零部件,但将在两到三年内完全关闭。它的业务将被转移到其他位于埼玉的工厂,降低本田的固定成本并提高运营率。狭山工厂的许多工人将被重新分配到寄居工厂和其他地方。本田还没有决定在狭山工厂关闭后如何处理工厂场地。
狭山工厂曾经可以每年生产25万辆汽车。直到2021年底,本田在狭山、寄居和日本中部三重县铃鹿的三家工厂每年的国内生产能力约为100万辆成品车。此后,本田在三重县的寄居、铃鹿和四日市的工厂总产能缩减到每年略多于80万辆。
在21世纪初,本田每年可以生产130多万辆汽车。2019年,在新冠疫情之前,本田在日本实际生产了84万辆汽车,这比本田今年的产能略高。如果有必要,本田可以将产量提高到90万辆左右,本田现在的重点是通过尽可能提高其工厂的运转率来提高生产力。
相比之下,丰田没有大幅削减在日本的产能的计划,坚持国内年产量超过300万辆的政策。据专门从事汽车行业研究的富欧睿汽车咨询有限公司(Fourin)称,日产汽车在日本的产能仍为134万辆左右。本田的产能目前远远低于其两个竞争对手。
本田在日本的制造规模相对较小,原因是与竞争对手相比,日本市场在本田全球销售中的份额较小。2018财年,本田在日本售出74万辆汽车,占其全球销量的14%。丰田的国内销量为229万辆,占全球总量的22%。
另一方面,本田在美国市场销售了161万辆汽车,占其整体销量的30%,在中国销售了146万辆汽车,占28%。由于海外销售的比例很大,本田的生产系统更加全球化。在日本销售的汽车不一定在日本生产,例如,雅阁汽车就是在泰国制造的。
东海东京研究所的高级分析师Seiji Sugiura说:“本田结束狭山工厂的成品车生产工作,可能会使本田在国内生产雅阁和奥德赛等中型或大型汽车的能力大大降低,这些汽车以前都是在狭山工厂生产的。”
美国和中国市场对本田全球销售的重要性,使本田在2040年前逐步停止内燃机汽车的生产。日本汽车制造商的电气化进程相对缓慢,因为日本的充电站网络还不发达,可再生能源在日本的能源供应中只占很小的份额。
只要充电设施不普及,消费者就仍然不愿意接受电动汽车。如果用化石燃料发电,那么汽车公司通过使用电动车技术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就没有多大意义。
与此同时,在美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例如特斯拉和Rivian汽车公司,拜登政府正在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
中国政府还向制造商提供了大量补贴,试图从零开始建立电动汽车产业。因此,中国司机现在可以以大约50万日元的价格购买小型电动汽车。凭借在美国和中国市场的稳固地位,本田比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更有条件向电动汽车转型。
狭山工厂曾经是本田的“母工厂”,它引进了一系列最先进的技术,狭山工厂的工程师被派往世界各地帮助本田新的生产线投入运行。
现在,在2013年投产的寄居工厂将继续履行这一职责。寄居工厂一直处于本田电动汽车雄心的最前沿。它生产本田e,这是本田第一款全电动汽车。
本田在2021年许下了全电动未来的愿望,也推动了对汽车业务的彻底改革。本田的汽车业务已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在从2021年3月开始的一年,营业利润率仅为1%。疲软的数字促使本田在全球范围内改造其制造,包括狭山工厂。
本田在截至3月份的财年的全球产能预计将从一年前的559万辆下降至514万辆,部分原因是英国和土耳其的工厂关闭。
狭山工厂的停产是本田业务重组的里程碑,本田全球工厂网络的重组为成为一家高效且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制造商平了道路,但可能需要更多的成本削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