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在这一年里,中国的“共同富裕”议程搅乱了全球股市,中国的政策也让国内股市的赢家和输家之间拉开了更大的差距。
政策方向似乎也将在2022年继续影响市场舆论,每十年召开两次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可能会延长中国国家主席的任期。
受中国监管机构的冲击,高途等教育企业和中国恒大集团等房地产开发商在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中垫底,而此指数在2021年暴跌了25%。这是毫无疑问的,毕竟中国一些科技巨头的市值在这场全球最大的股市暴跌中缩水。
与此同时,中国推动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导致电动汽车和太阳能领域的一些股票大幅上涨,而由于供需不匹配,随着大宗商品价格走高,材料类股成为黑马。
上海瀚亚投资有限公司(Eastspring Investments Shanghai)股票主管表示:“围绕可再生能源股票的积极情绪才刚刚开始,未来几年还将继续增长。鉴于监管出现改善的早期迹象,科技行业可能会出现转机。”
以下是今年的一些无名英雄和落后者,上榜的公司都是在中国内地和香港注册、市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
在这场动荡中的主要赢家包括位于青海省的藏格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由于中国将目光投向国内资源以满足不断飙升的金属需求,这家此前交投清淡的公司股价一直在上涨。今年上半年,随着这种矿物的价格飙升超过400%,藏格公司的卤水提锂业务收入大幅增长。
今年2月,受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的推动,重庆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动汽车销量激增844%,此后小康股份股价大涨。一段华为自动驾驶能力的演示视频在网上疯传,今年12月,华为还发布了一款升级版的小康配车。不过在本月20%的修正后,问题开始显现,而且小康生产的汽车中只有七分之一是真正的绿色汽车。
第三个赢家是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尽管产品被扣留,美国的审查也在加强,但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乐观气候目标,对这家光伏组件制造商来说,还是好消息。交易员们可能有充分的理由保持乐观——中国仍然是全球几乎所有太阳能晶圆供应的关键地区,分析师预计光伏行业到2025年将增长30%。
作为中国市值最大的发电企业之一,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的风能和太阳能组合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这有助于它在其他燃煤发电企业中脱颖而出。这些长期不受欢迎的公用事业公司也成为了最大的赌注,因为在电力短缺对中国经济构成威胁后,中国允许价格随市场进行更大的波动以平衡供需。
在物流瓶颈和港口积压困扰供应链的2021年,集装箱托运人从中受益。今年上半年,东方海外国际有限公司实现了自1992年首次公开发行以来最大的6个月盈利。尽管在疫情造成的长期中断下,货运价格的反弹可能仍有支撑作用,但由于对供应链的看法更为悲观,东方海外的股价目前较8月份的高点下跌了7%。
接下来是因市场反响欠佳而不得已成为输家的中国企业。
首当其冲的是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火锅连锁企业本来不太可能成为今年表现最差的企业,因为尽管消费支出疲软,但中国的政策转向内需驱动型增长,消费类股应该从中受益。但激进的扩张战略和低于预期的销售复苏给海底捞带来了损失,自2月份的峰值以来,海底捞的市值蒸发了450亿美元。
在线医疗行业是中国政府加强监管的受害者之一。政府致力于为互联网销售的处方药提供更多保护和保障,因此亏损进一步加剧。此前,监管机构起草了一份规则草案,禁止在网上进行初步诊断咨询。受此政策影响的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健康信息技术公司和京东健康股份有限公司。
不断飙升的天然气价格和政府对用电量的干预,总体上给天然气分销商带来了压力,但令人失望的业绩却给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今年11月底,中国燃气股价出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最大跌幅。此前,公司致命的管道爆炸引发了人们对安全的担忧,损害了投资者的信心。
在经历了前几年的强劲表现后,制药行业的表现好坏参半,令人失望的收益、政策压力和国内竞争加剧令它们倍感压力。覆盖面更广的沪深300医疗保健指数今年下跌17%,为三年来首次下跌。 翰森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损失惨重。
小米是中国科技巨头中最大的输家之一,尽管它躲过了监管方面的打击。尽管超过了苹果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但一些分析师还是下调了目标价格,理由是需求放缓、竞争激烈和供应链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