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NBC报道,2021年一些在亚太地区上市的公司自上市首日表现强劲以来,命运已经出现了急剧逆转。
排在首位的是tiktok的竞争对手:中国短视频公司快手。该公司在2月份上市时股价较发行价上涨了一倍以上。根据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数据,在今年全球交易规模最大的5宗IPO中,快手是唯一一家在亚洲上市的公司。
截至周三(当地时间12月29日)香港股市收盘时,该股较首日涨幅低77%。
此外,印尼电子商务公司Bukalapak的股价在首日交易中上涨近25%后也大幅下挫。截至周三收盘,该股目前较上述水平低57%。
京东物流是另一只在首日上涨后大幅下跌的中国股票,其在IPO中筹资逾30亿美元。根据周三收盘价计算,该股较其首日收盘价低36%。
这些亏损发生在一系列问题之后,其中包括中国政府方面对中国互联网科技行业的持续打压,这也导致阿里巴巴和美团等巨头被处以巨额罚款。
因美联储暗示将很快开始使货币政策正常化,美国国债收益率也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往往会避开科技等行业的股票。利率上升可能会损害这些股票,影响公司为增长提供资金的能力,也会降低未来现金流的价值。
最近几周,快速传播的奥密克戎(omicron)新冠病毒变种也进一步打压了投资者情绪,抑制了风险偏好,人们对这种新病毒的潜在经济影响仍存在疑问。
当然,IPO后的糟糕表现并非亚太地区独有。
Pitchbook的詹姆斯·索恩(James Thorne)和乔丹·卢比奥(Jordan Rubio)在12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21年在全球其他地区上市的公司上市首日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自上市以来,这些公司的股价也大幅下跌。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中国网约车公司滴滴,其本月初宣布将在上市不到6个月后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在中国政府的压力下,滴滴还计划在香港上市。
两位研究员还在报告中表示,美国的Robinhood和韩国的Coupang等在美上市的大型公司在IPO之后也“损失惨重”。
索恩和卢比奥表示:“这种低迷的表现已经导致IPO市场降温,一些新上市公司选择推迟或缩减其IPO计划。当一切尘埃落定时,2021年可能成为IPO市场的一个高点,未来几年可能都无法与之匹敌。”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的金融学教授阿斯瓦斯·达莫达兰(Aswath Damodaran)本月早些时候向CNBC表示, IPO后的暴跌可能是由于一些投资者买入了“大市场错觉”。
达莫达兰解释说,这就是说,这些投资者“没有做功课”,比如研究这些公司的商业模式,所以通常在发布第一份收益报告时,现实的打击就会到来。
“这是一个有点令人不安的信号,但我不认为它本身是一个危险信号。我认为,这更多地表明,你所看到的上市公司中,有许多营收微薄,亏损巨大,但潜力巨大。”
(今日汇率参考:1美元=6.37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