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沃尔玛在中国身处举步维艰的境况,因为中国网民指责该公司不从中国新疆地区进货。
(加美编译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从表面上看,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多年来,在华的外国公司一直面临着周期性的抵制。但这一事实掩盖了中国政治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若抵制一直持续,那么长期以来关于消费品公司要么在中国进行投资,要么在全球范围内被甩在后面的假设可能会开始瓦解。
在中国,带有政治色彩的消费者抵制行为由来已久。2008年,法国连锁超市家乐福就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遭到抵制,原因是抗议者为了表达中国对西藏镇压的不满,在巴黎的奥运火炬传递途中与火炬手发生冲突。2012年,在日本将钓鱼岛收归国有后,日本汽车生产商便遭到抵制,因为中国也一直宣称拥有钓鱼岛主权。最近,H&M和其他外国服装品牌在停止从新疆地区采购后,不仅面临着来自网民的抵制,同时还面临着来自来自官方机构的抵制。此前,美国和欧洲对涉嫌在新疆侵犯人权的实体实施了制裁,这些侵犯人权的行为包括大规模的拘留、强制绝育甚至摧毁数千个宗教场所。
事实上,在中国和西方的关系变得如此恶劣之前,这种抵制就已经产生了深远且有害的影响。2018年,由于韩国同意部署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在中国经营了十多年的韩国乐天超市遭到了中国广大消费者的集体抵制,乐天超市因此被迫退出中国。而家乐福的中国业务现在由苏宁所有。近日,家乐福中国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篇贴着“我来自新疆”的核桃、棉袜和苹果的帖子,显然意在讽刺沃尔玛。
然而,许多西方品牌在中国的生存环境仍然令人堪忧,几乎很难得到实质性改善。
H&M并不是唯一受到攻击的目标,同时,阿里巴巴和百度等公司或多或少把它从中国互联网上抹去了。美国国会议员和西方公众对中国政府侵犯人权行为的关注只增不减。与此同时,中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官员们使用尖锐言辞的意愿,也异常强烈。
与此同时,由于债务不断增加、疫情初期几个月的收入损失、居高不下的房价、为遏制小规模疫情而反复采取的防疫措施,以及对互联网技术和房地产等增长最快的一些服务行业的残酷打压, 中国的消费日益疲软,青年失业率也依然居高不下。
11月,消费品实际支出同比仅增长0.5%,如果不考虑2020年初和中期从疫情中初步恢复的情况,这是自2011年以来增长最弱的一次。
目前,许多美国公司仍计划在中国扩张。上海美国商会9月份的一项调查发现,由于担心遭到抵制,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美国企业削减了计划中的投资。不过,如果中国消费增长持续疲弱,这种情况可能会开始迅速改变。
沃尔玛所处的困境是一个更大问题的征兆,那就是如果两国关系没有改善,中国的消费增长也不能很快恢复,那么更多的外国企业可能会决定把他们的增长计划集中在更有利可图的地方,从而避免政治上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