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四位知情者告诉路透社,中国最近几周一直在推动美国高管、公司和商业团体在国会反对与中国有关的法案,他们致函并与商业界的活动人士会面。

根据相关消息来源以及路透社看到的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发出的信函文本,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已经发函呼吁高管们敦促国会议员改变或放弃寻求提高美国竞争力的具体法案。
信函内容显示,中国官员警告各公司,如果法案获得通过,他们将面临失去市场份额或收入的风险。
知情者称,中国的要求也让部分收到信函的人担心,如果他们将来就类似问题对议员进行游说时,可能会被视为违反《外国代理人登记法》(FARA)。
因此,收到或看到这封信的这些消息人士都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评论请求时说,部分法案歪曲了事实,是基于“冷战思维”。他说,如果法案通过,它们将损害两国的双边关系和合作。
他在北京举行的一次例行会议上表示:“中国一直坚决反对。”
美国为提高抗衡中国的竞争力、支持供应短缺的半导体生产而制定的全面性法案,即《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USICA),在两党的支持下于6月份在参议院通过。众议院推进的一项相关法案——《鹰法案》(Eagle Act),在政策方面更加严厉。但是,由于国会忙于其他事务,这项法案尚未通过。
路透社确定这些信是分别发给许多人的,信中明确要求公司反对USICA和《鹰法案》。
负面法案
中国认为,这些法案在人权和贸易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是美国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实力的一种行动。
中国大使馆在11月初发出的一封信中表示:“我们诚挚地恳请您,在敦促国会议员放弃零和思维及意识形态偏见上扮演正面角色,停止推动与中国相关的负面法案,删除负面条款,以便在为时已晚之前,共同创造经济和贸易合作上的有利环境。”
这封信的内容得到四位知情者对路透社的证实。
信函写道:“那些具有负面影响的涉华法案,其结果不会使美国企业利益得到保护,同时让中国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这只会伤害到所有人。”
信函还称,推动排除中国供应链将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对美国产品的需求下降,美国公司将失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和收益。
其中两名知情者说,中国大使馆工作人员在会晤时也传达了类似的信息。
一名知情者称:“这是一个外国政府作出的直白要求。”他强调《外国代理人登记法》的规定,其中要求代表外国势力或政党的人士向美国司法部报告这些关系。
而另一名知情者表示,此举似乎是为了让这些公司推迟立法进程,而不是完全阻止这些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