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和美国承诺将共同努力减缓全球变暖,并于周三(当地时间11月10日)出人意料地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为全球气候谈判的最后几天注入了新的动力。该协议还标志着陷入地缘政治竞争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难得的合作时刻,在苏格兰格拉斯哥举行的为期两周的谈判中,这两个大国似乎一直存在分歧。
(加美编译文章,不代表本站观点)

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
中国气候特使解振华告诉记者,双方同意加大努力减少排放,包括解决甲烷和非法砍伐森林的问题。他们将成立一个工作组,在21世纪20年代——这是关键的十年——加强行动,工作组将于明年上半年召开会议。与解振华对接的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表示,工作组将重点关注“具体”措施。
解振华说:“作为世界两大经济体,我们需要积极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克里说:“美国和中国并不缺乏分歧,但在气候问题上的合作是完成这项工作的唯一途径。”两人分别在不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言论,时间顺序上,解振华先发言。
这一声明改变了格拉斯哥的气氛。在那里,谈判代表们正围绕如何加快遏制全球气温上升的措施进行紧张的讨论。中美之间的双边协议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铺平了道路。
《巴黎协定》于2015年通过,是由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共同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对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的统一安排。《巴黎协定》的长期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
智库E3G联合创始人尼克•梅比表示:“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在于地缘政治。美国和中国以此表示,他们将结束过去几天的口水战。”
解振华说,两国重申了《巴黎协定》的温度目标,该协议有一个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的长期目标,并认识到目前的政策和需要做的事情之间存在差距。他说,双方都致力于推动COP26会议取得成功,包括就气候融资和创建全球碳市场的规则达成协议。
不过,中国拒绝加入美国和欧盟推动的全球减排承诺,即在2030年前将甲烷排放量从2020年的水平减少30%。解振华表示,中国将制定自己的国家计划。克里承认,他没能让中国把排放峰值的最后期限从2030年提前。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现在可以比其他任何国家做得更多,帮助世界避免全球变暖的最坏影响。但中国表示,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计划已经是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减排计划。
在中国国家主席和美国总统拜登下周可能的线上会议之前,这项中美联合协议达成。中国国家主席没有出席COP26,两国领导人在进行了两次电话会晤的同时,还举行了各种级别较低的会晤。美国表示,这些会晤令人失望,中国官员没有认真参与。
下周线上会议的目的很可能只是为从科技到贸易、人权和台湾地区等方方面面的紧张局势设置一个底线。中国国家主席的信中写道:中国愿意深化与美国的关系,更好地处理中美之间的争端。
两国领导人都有动力让两国关系更加平衡,因为他们都需要关注国内的挑战,而气候问题是他们可以合作的少数领域之一。但在全球争夺经济和战略影响力的过程中,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的长期发展轨迹仍将发生碰撞。
查塔姆研究所的研究主任伯尼斯·李说:“美中两国正在密切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削减甲烷排放,这肯定是好消息。但这份声明不代表合作完成。美国和中国面临的真正考验是,他们在格拉斯哥如何努力推动一个支持1.5摄氏度温度限制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