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Alan Z
2021年10月18日,美国前国务卿科林斯·鲍威尔因新冠病毒并发症去世,享年84岁。
对于这名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非裔国务卿,大多数人记住的恐怕只有他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挥舞着一瓶不明粉末,呼吁国际社会支持入侵伊拉克的“荒唐场面”,而这一举动也成为了他职业生涯中最挥之不去的阴影。
然而,鲍威尔本人却是个十足的鸽派,他所持的“鲍威尔主义”更是为美国避免了多起大规模战争。伊拉克战争的“背锅”,令鲍威尔在余生中受尽了嘲讽,但这同样无法掩盖他职业生涯中其他的光辉时刻。
在越南出生入死,令他见到了战争的残酷
鲍威尔出生于1937年4月,在纽约的南布朗克斯长大。他来自一个牙买加的移民家庭,父母分别是曼哈顿服装区的船务工头以及裁缝,十足的草根家庭。同时,小鲍威尔的学习成绩也很差,在进入纽约城市学院的地质专业后,他的平均成绩一直在C左右。
本来,鲍威尔的人生恐怕注定只能成为一个平凡的穷小子。然而就在这时,军队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鲍威尔在大学参加了预备役军官训练项目时,对军队中的纪律性和兄弟情谊十分感兴趣,称“这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经历”。
在此期间,鲍威尔还加入了花枪表演队“潘兴步枪队”,并在一次大赛中获得了一套钢笔作为奖品。激动的鲍威尔视这套钢笔为毕生的珍宝,在后来当上将军后,他仍然将这套钢笔摆在办公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越南战争爆发后,鲍威尔尽管对战争的目的有所质疑,但还是为了国家投入其中。1968年,鲍威尔所乘坐的直升机在越南不幸坠毁。在坠毁时,鲍威尔的脚踝骨折,险些葬身燃烧的残骸中。幸亏他当时的指挥官查尔斯·盖迪斯少将奋不顾身地将不省人事的鲍威尔从残骸中拖出,才令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此后,鲍威尔飞快升职,在1979年成为了陆军当时最年轻的将军,年仅42岁。在1989年,从里根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一职中卸任的鲍威尔回到陆军,成为了陆军史上第四名非裔四星上将。鲍威尔因此也被视为非裔士兵们的榜样,以及对白人霸权的一大挑战。
海湾战争:鲍威尔主义与“不情愿的战士”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令铁幕倒塌后全球的短暂和平戛然而止。虽然身为老布什的参谋长联席会议负责人,但经历过越南战争、死里逃生的鲍威尔深知战争残酷,一开始并不想对萨达姆动武,主张对伊拉克首先实行制裁。这也令鲍威尔获得了一个称号:“不情愿的战士”。
鲍威尔认为,美国若是决定动武,那么美国必须能够保证自己“一击制胜”,做到绝对的压倒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这一理论后来也被称之为“鲍威尔主义”。鲍威尔主义还指出,在美国采取军事行动之前,有8个问题都必须得到肯定的回答:
- 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是否受到威胁?
- 我们是否有明确的可实现目标?
- 是否对风险和成本进行了全面且坦率的分析?
- 所有其他非暴力政策手段是否已经用尽?
- 有没有合理的退出策略,避免无休止的纠缠?
- 是否充分考虑了我们行动的后果?
- 美国民众是否支持这一行动?
- 我们有真正广泛的国际支持吗?
而在当时,伊拉克明目张胆地吞并一个主权国家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众怒,这其中也包括阿拉伯国家联盟和苏联。再加上美国与萨达姆的关系长期恶劣,以及科威特石油对美国的重要性,美国的出击已是箭在弦上。
最后,由于萨达姆坚持不撤军,联合国授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
在老布什政府决定出兵后,曾经不主张战争的鲍威尔最终还是走上了讲台,并成为了政府最信任的发言人之一。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简短地描述了自己对付伊拉克军队的策略:“首先我们要肢解它,然后我们会杀死它”。
战争打响后,鲍威尔主义得到了充分的应用,美军投入大量高科技武器作战,以极为轻微的代价迅速重创伊拉克军队并将其赶出了科威特。但鲍威尔并未支持对萨达姆实施“赶尽杀绝”,他在当时就指出,如果萨达姆被推翻,很有可能“会有更糟糕的人取代他的位置”。
1993年9月,鲍威尔宣布辞职,回归了平民身份。在退休后,战争英雄鲍威尔被视为“第二个艾森豪威尔”,也因此受到了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的邀请。民主党认为他在军事方面谨慎且温和的立场值得赞赏,而共和党则很看重鲍威尔此前与共和党政府合作的成果,谁都希望他能成为自己的总统候选人。
这个诱惑的确令鲍威尔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1995年10月,他甚至为此起草了两份演讲稿,一篇宣布他将竞选总统,一篇则不会。最终在11月,鲍威尔做出了决定,表示自己并没有竞选总统的动力和欲望。即使如此,鲍威尔还是选择了注册为共和党人。
2000年12月,小布什看到了鲍威尔背后的人气,决定邀请他担任国务卿,他也因此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国务卿。
伊拉克战争:最大背锅侠的诞生
进入小布什内阁后,鲍威尔给美国外交部门带来了一系列变动。身为一名计算机发烧友,他主张将高速互联网连接到美国的各个海外大使馆中,并扩大了对派往国外的高级外交官的培训。
鲍威尔被认为是十足的鸽派人士,但遗憾的是,彼时的小布什的内阁已经陷入了鹰派强人们的掌控中,其中尤以副总统迪克·切尼和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的权力最为强大。
由于小布什缺乏政治经验,政界“老油条”切尼自竞选时就打起了扩大权力的算盘,试图将小布什转为自己的傀儡。而因为小布什的默许,切尼也的确在许多领域都拥有话语权,被认为是“史上最有权力的副总统”。但在三权分立的框架下,行政部门在多数方面受到了国会的控制。为了踢开国会,切尼急需发动一场新的战争,以借机扩张权力。
2001年的911事件过后,美国迅速完成了对塔利班的报复性打击,但这场迅速结束的战争明显没有满足切尼的胃口——他急需一场更大的战争,因此将目光对准了“老朋友”萨达姆。
尽管在海湾战争后,萨达姆就对美国尽可能地敬而远之,但切尼早已下定了入侵伊拉克的决心,并很快得到了小布什,拉姆斯菲尔德等人的支持。切尼坚信美国参加伊拉克战争万无一失,并说出了那句后来被百般嘲讽的名言:“我们会被(伊拉克人民)视为解放者”。
不过,切尼心里深知,若是没有身负众望的鲍威尔支持,那么战争将不会拥有足够的合理性。随后,切尼找上了鲍威尔,两人在中央情报局进行了长达数日的开会。鲍威尔一开始便明确反对入侵伊拉克的计划,并在2002年8月5日与小布什的对话中将伊拉克比作商店中的花瓶:“你打碎它,你就得买下它”。
鲍威尔的一番话,证明了他早已预见伊拉克战争会变成美国的下一个泥潭。考虑到此前鲍威尔主义的8个问题,伊拉克战争更是可以说一个肯定的答案都没有。但在切尼和小布什等人的威逼利诱下,鲍威尔选择了屈服。
眼看阻止不了战争的爆发,鲍威尔做出了最后的努力——说服小布什将伊拉克问题提交至联合国。鲍威尔认为,既然战争一定要爆发,那么他至少可以利用自己的演讲,试图令国际社会一起参与这场战争,而不让其显得像是美国的单边行动。
很快,小布什命令鲍威尔尽快在联合国安理会发表支持入侵计划的演讲。为了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本来反对入侵的鲍威尔不得不在中情局花了几天的时间,试图收集足够多能够支持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相关信息,并删掉了早期演讲稿中他认为没有证据支持的说法。
在2003年2月5日于联合国安理会上的演讲中,鲍威尔展示了这些他匆忙收集出来的“证据”。他首先援引了一些伊拉克叛逃者的话称:“萨达姆拥有生物武器,并有能力快速生产更多的武器。”
与此同时,他举起了一个小玻璃瓶,里面装有一些白色的粉末状物质,他声称里面可能含有炭疽。
2004年,美国派遣的伊拉克调查小组发现,官方对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指控并不成立,鲍威尔举着小瓶子的一幕成为了美国现代外交史上的“名场面”。他本人也因此沦为了伊拉克战争的帮凶,以及全世界人民的笑柄,甚至连俄罗斯总统普京都嘲笑:“瓶子里面装的可能是洗衣粉”。
但是,鲍威尔心中也有着自己的苦衷。在接受查理·罗斯采访时,鲍威尔就承认在联合国演讲之前,他只有短短四天时间能够审查中情局提供的数据,令他在做出了不少误判。
在2005年接受采访时,鲍威尔更是称这一讲话是他记录上的“污点”,是他人生中最痛苦的时刻。
而对于那瓶“洗衣粉”,鲍威尔更是表达了自己的懊悔:“我是代表美国向全世界展示它的人,这将永远是我人生记录中的一部分”。
鲍威尔提到,中情局中的许多所谓的“情报”来源都是错误的,而他很后悔当时没有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审核。
鲍威尔的演讲也并未达到期望的目的。国际社会并没有因此而信服美国,反而是因为鲍威尔出面保证,使得美国国内支持入侵伊拉克的人多了起来。2003年3月,不耐烦的小布什政府选择直接绕开联合国发动入侵,萨达姆政权迅速倒台。
在发现伊拉克根本没有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小布什、切尼、拉姆斯菲尔德等人一跃成为了世界上最令人讨厌的政客。同样受到指责的,还包括“背锅侠”鲍威尔。
2004年1月,受尽委屈的鲍威尔宣布卸任国务卿一职,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回归生活。
共和党的“叛徒”,国会暴乱后毅然退党
离开白宫后,尽管仍然身为共和党人,但鲍威尔从此对共和党政治圈变得极为冷淡,甚至在很多时候与其完全背道而驰。2008年总统大选时,他毅然决定支持民主党的奥巴马,而不是共和党候选人麦凯恩。
在2012年时,他则继续选择支持奥巴马而不是罗姆尼。
在10月18日的哀悼声明中,奥巴马也对鲍威尔当年的支持表达了感激,说道:“在关于我的阴谋论纷至沓来时,有人质疑我的信仰。而鲍威尔将军则以只有他能做到的方式,触及了问题的核心”。
当年,奥巴马被质疑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引起了美国社会不小的争议。就在这时,是鲍威尔勇敢地站出来为奥巴马解围,义正言辞地说道:“正确答案是,他不是穆斯林,他是基督徒。但真正的答案是,就算他是个穆斯林,那又怎么样呢?在这个国家成为穆斯林,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2016年,鲍威尔更是成为了特朗普最为严厉的批评者之一。在泄露的电子邮件中,有人发现鲍威尔直言不讳地称特朗普为“国家耻辱”。接受CNN采访时,鲍威尔则指责特朗普彻底背离了宪法,是一个十足的“习惯性撒谎家”。
他同时建议媒体不要理会特朗普,称:“继续说他是白痴,只会让他更加胆大妄为”。
不用说,在2020年选举中,鲍威尔也支持了拜登当选总统。
2021年1月,在国会暴乱事件发生后,鲍威尔对共和党失去了最后的信念,宣布从今以后正式退出共和党,表示自己“只想关心国家,不想关心政党”。
在鲍威尔死后,曾经在白宫与他格格不入的小布什和切尼都发表了声明。小布什称鲍威尔是“一个顾家的人,一个我的朋友”。而切尼则称“与鲍威尔共事过是我的荣幸”。可惜的是,我们无法听到拉姆斯菲尔德对他的吊唁,因为他已于今年6月29日去世。
鲍威尔的一生跌宕起伏。他曾为美国的外交与军事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中间因伊拉克战争而蒙羞,但他也在此后毅然选择了辞职,并继续凭一己之力为心中的正义而战。在911事件后鹰派大行其道的共和党环境下,能够坚持自己想法的鲍威尔实属不易。
如今,“不情愿的战士”走了,但他并没有幸能够看到一个更好的美国。在国际上,美国与俄罗斯等国的冲突越来越激烈,在国内则陷入了两党针锋相对的胶着局面,国民仍然在遭受种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困扰。
鲍威尔曾把自己称为一个“解决问题者”。他走后,美国的乱象又要靠谁来解决呢?
参考资料: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pinions/2021/10/18/enduring-impact-colin-powell/
https://www.nytimes.com/2021/10/18/us/politics/colin-powell-dead.html
https://www.cnn.com/2021/10/18/politics/colin-powell-dies/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