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经济学人》杂志周四(当地时间9月23日)呼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辞职,原因是她在世界银行任职期间卷入了与中国有关的数据操纵丑闻,杂志方称这损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信誉。

Photo by Ibrahim Boran on Unsplash
这个总部位于伦敦的颇具影响力的刊物在一篇措辞严厉的社论中表示,一项外部调查发现,格奥尔基耶娃向世界银行员工施压,要求他们在2017年修改世行的《营商环境报告》(Doing Business)排名,以偏袒中国,这损害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全球宏观经济统计数据保管者的能力。
《经济学人》表示:“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两个最大股东——美国和中国——在地缘政治竞争的新时代相互对抗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必须坚守阵地。”该杂志还补充说,多边主义的批评者已经将该调查结果作为国际机构无法对抗中国的证据。多边主义指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国际合作,旨在解决国际问题,处理由于国际关系中人们所认知的或实际存在的无政府状态所引发的冲突。
杂志说,下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试图调解一场汇率争端,或帮助一个向中国借款的国家重新安排债务安排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评人士肯定会引用这项调查来质疑该机构的信誉。这就是格奥尔基耶娃应该辞职的原因。
它引用了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的报告中的指控,当时担任世界银行首席执行官的格奥尔基耶娃感谢世行一位高级研究员在修改中国数据方面“为多边主义做了贡献”。
《经济学人》称:“现在她也应该自食其果,为多边主义尽一份力量。”
世界银行的《营商环境报告》(现已取消)根据各国的监管和法律环境、创业便利程度、融资、基础设施和其他商业环境措施对各国进行了排名。
担任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和欧盟委员会官员的保加利亚人格奥尔基耶娃否认了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报告中的指控,上周她表示,这些指控不真实,她从未向员工施压或要求他们篡改数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正在对这些指控进行自己的审查,并强调了进行全面、客观和及时审查的重要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拒绝对《经济学人》的社论置评。美国财政部发言人也拒绝在财政部稍早的声明之外发表评论。财政部声明正在分析威凯平和而德律师事务所报告中的重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