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以前没留心还是这世道的确今非昔比,反正现在似乎每天都有谣言在传播。最近几天比较流行的有两个:(1)13个在阿富汗捐躯的美国军人遗体被运回国,拜登没有去迎接。(2)拜登在白宫会见以色列总理时,当着所有人的面睡着了。
尤其让人“信服”的是,这两个谣言都有百闻不如一见的“真相”:第一个有图片,军人遗体到了,却没有拜登去迎接的新闻报道。第二个更是有视频为证,你不得不信。 只是,最后发现都是谣言。 识别谣言,需要有一点质疑精神,一点独立思考 其实要识别这种低级谣言并不是太难,自己稍微用一点常识,做一点核实就可以了。
这次阿富汗一天内死了13个美国军人,多大的事啊!拜登作为一直关怀军人的政客,不去机场迎接的可能性太小了。这个是先用常识判断。然后只需要搜一下,那些军人遗体是不是已经运回来了。如果没有这个新闻报道,就说明还没有到。那么,第一个谣言就不攻自破了。还有,那个谣言是伴随着一张照片的。仔细看,照片中存放遗体的棺材不止13个。
至于第二个谣言,后来流传出了一个8分钟的高清原版完整视频(https://youtu.be/fw3f8WWYhrw),只需要点击链接,就能够真相大白。
只是,两国最高领导人会面是多么隆重的场面,怎么会相信拜登睡着了这样的谣言?更可能是因为心里愿意相信吧?
谣言有市场是由人性决定的
人性真的是很好玩的东西。有一件事已经是众所周知:谣言的传播效果惊人。谣言文章,谣言推文或谣言图片、视频等总能得到高阅读或高点击。不是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已经跑了半个地球了吗?所以人性决定了谣言很有市场。
换一句话说,造谣可以带来经济效益或政治效果。所以,造谣是一个能够创造“价值”的东西。 辟谣很辛苦,要寻求真相,找出各种事实依据。造谣却只需要动动手指头。所以,造谣是一个低成本买卖。 既有“价值”,又低成本,那就一定是一个很难让人放弃的东西。
造谣者造谣是因为有利可图
造谣的人是有意而为之。对自己选择造谣的人,好像不能指望用道德谴责来说服。除了法律制裁,恐怕没有别的办法。
还记得美国2020大选主流媒体宣布拜登赢了川普后,一些极右翼媒体和个人一直在传播谣言和诽谤性言论的事情吗?他们说投票、计票软件技术公司Smartmatic和Dominion或者是删除了投给川普的票,或者是把投给川普的票“转换”成给给拜登的,“窃取”了本该川普赢的大选。
但是,当Smartmatic和Dominion对Newsmax和Fox News等媒体提出了法律警告后,这些媒体忽然180度大转弯,对那些谣言和诽谤一条条地“纠正”,一条条地说没有事实证明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主流媒体和政府选举机构一直说2020年的选举是一个公平、公正、自由的选举,是一个没有被骇客干扰的“干净”的选举,但是在选举结果宣布后的一个多月中那几个右翼媒体始终不放弃那些谣言和诽谤,直到面临法律麻烦。
这就说明了他们是有意为之。 别的不说,至少这些媒体因此获得了高收视率,也就是极大的经济收益。
用什么信息源是一种选择
要让谣言迅速传播,不仅需要造谣者,还需要传谣者,更需要有众多的信谣者。谣言市场就是由这三者支撑起来的。其中传谣者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而是一个与造谣者和信谣者分别有交集的组成。 信谣者一定是完全无辜的吗?当然不是。
本文前面也说过,如果稍稍有点独立思考,做一点简单的核查,很多谣言就不攻自破了。所以,更可能是因为心里愿意相信。人都有偏见,都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认可,希望事实与自己想象的相符。所以,就容易被与自己想法相近的谣言欺骗。
但是,有时候有些谣言真的很难分辨,至少对没有直接信息来源,又不具备专业判断水平的吃瓜群众来说,不可能做出独立的判断。这时候,信息源就非常关键了。 我们不妨考虑一个可以做类比的例子。假设有一家餐馆给你的体验是,10次里面只有2次是满意的,其余8次味道不好,食材不新鲜。最难以忍受的是,其中2次从菜里面吃出了苍蝇。或者不要走极端,我们把数字变一变,10次里面6次是满意的,其余4次非常不好,其中2次还吃到了苍蝇。
试问,这样的餐馆你还会去吃吗?会把这家餐馆作为自己的唯一选择吗? 我很难想象有人在有了上述的经历后还会做上面这种餐馆的回头客。那么,信息源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某一个信息来源一再被证实是假消息,是谣言,不愿意被骗的人是不是应该抛弃这样的信息源呢?
有没有勇气尊重事实是关键
上面说到的Newsmax和Fox News等媒体对那些谣言和诽谤一条条地否定不是一般的纠正。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纠错。这分明就是在自己打脸。借用吃餐馆的比喻,这就告诉了受众,你曾经吃了一个苍蝇。 但有时候就不那么容易判别,需要有多个信息源,需要综合判断能力。我们看一个例子。
Forbes的一篇报道。标题是:“亨特·拜登的‘爆料’。这就是为什么媒体基本上没有报道《纽约邮报》的故事(提示:不是因为偏见)”。(Forbes截屏。) 也是去年大选期间,《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报道称拜登的小儿子亨特利用其父亲的影响力,在乌克兰和中国安排商业交易,而拜登知道这些安排,有时还从中获利。据说其中部分材料来自于亨特的一个电脑。 但是,要相信这个故事,不仅要对这个故事中很多说不圆的地方闭上眼睛,还必须无视以下事实:
1)这件事情的传言由来已久。当时川普的私人律师朱利亚尼都公开承认,那个他们指称为亨特的电脑是先交给FBI调查的。也就是说FBI不认为有问题。
2)在FBI那里没有达到目的后,朱利亚尼决定把信息交给《华尔街日报》,并拍胸脯说明天就会见报。
3)在《华尔街日报》拒绝发表后,朱利亚尼才把东西给了《纽约邮报》这种不算严肃媒体的小报,因为除此之外没有人家愿意报道了。
但是,就是《纽约邮报》记者也无法接受这种没经过证实的不负责任的信息来源。不仅有相当部分编辑人员反对,该报道的主要写手还拒绝把自己的名字放上去。
至少另外还有一个记者也拒绝把自己的名字与这篇文章连上。最后放上去的两个名字,一个是新人,这还是她的名字第一次在报上出现,不清楚她参与了多少报道和写作。另一个也与该文章的报道或写作没有什么关系,而且她是在文章发表后才知道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文章中的。
4)这件事情参议院共和党人已经做过调查,结果在一无所获后结束了调查。
要我说,以上这些信息说明了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可信度。换一句话说,这就是在给读者喂苍蝇。但是,我也知道,很多人就是信,因为在他们眼里,主流媒体都是有偏见的。选择性不报道这个故事,就是偏见的表现。 那么我必须强调一点:《华尔街日报》也是右翼媒体,只是这是一家严肃的右翼媒体。如果连《华尔街日报》都拒绝报道的话,这可真不是偏见的问题了。如果连一点都看不清,很大的可能是自己的偏见影响了判断。
要相信奥巴马不是出生于美国必须做黄盖
被骗一次两次还情有可原。一直被骗,那就只能怪自己了,就好像餐馆的回头客一样。所以,会不会被谣言欺骗,其实是一种选择。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不认为自己被骗了。我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因素的作用,但一定与个人的理念和观点有关,也必定与是否能够不受偏见的影响尊重事实有关。 有人曾经试图说服我相信奥巴马不是出生于美国。当发现无法说服我后就这样建议:试一试连续两个星期除了FOX News不看任何别的媒体。然后你就会相信了。
这是周瑜打黄盖啊!
所以,不管是出于缺乏判断力还是观念造成的偏见,被骗都是一种选择。而这也正说明了谣言有市场是由人性造成的。 我知道,右翼人士会说左翼人士也有同样的问题。当然!但是,当今美国,谣言主要来自极右翼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包括诋毁疫苗,包括否定气候变暖。
希望最近连续发生的几位反疫苗主播死于新冠的事实,能够唤醒一些人。
参考资料https://www.nytimes.com/2020/10/18/business/media/new-york-post-hunter-biden.html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new-york-post-skepticism-in-publishing-hunter-biden-stories-report-2020-10https://www.forbes.com/sites/joewalsh/2020/10/22/the-hunter-biden-scoops-heres-why-the-media-largely-hasnt-picked-up-the-ny-post-stories-hint-its-not-bias/?sh=62e6a7db9c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