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中国拟规定用户可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掌控美国梦寐以求的互联网监管权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监管机构正寻求对科技公司用来推荐视频和其他内容的算法实施影响深远的规定,此举说明了当局拥有对互联网服务的监管权,这一领域是美国等国家的政府一直难以监管的。

N509FZ, CC BY-SA 4.0 , via Wikimedia Commons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简称“网信办”)公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包含30点建议草案,将直接影响包括字节跳动、腾讯和快手等公司。这些规则将禁止鼓励上瘾或高消费行为,以及任何危及国家安全或破坏社会和经济秩序的活动。

科技行业算法一直是世界各地政治争议的核心。脸书和谷歌被指控提供的新闻报道和视频加剧了政治分化并助长了暴力。在3月份的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这两家公司被指控利用其平台如YouTube和Instagram等使儿童处于危险之中。

虽然美国政府在推动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功有限,但中国监管机构拥有巨大的权力。中国政府今年对科技行业的垄断行为和不公平竞争实施了一系列的打击措施。国家网信办正在就草案征求公众意见,为期30天,但没有具体说明计划何时实施。

目前还不清楚该机构将如何实施这些建议,也不清楚哪些公司将受到影响。拟议的规则可能会影响到像阿里巴巴这样的国内公司,以及像苹果公司这样的外国公司。阿里巴巴利用其技术向购物者推荐产品,苹果在其应用程序商店中引导用户购买某些产品。

以下是拟议法规的关键部分:

公司(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运行机制等。

公司应当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并立即执行相关请求。

公司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公司应该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等,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或者高额消费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算法模型。

公司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

算法不能被用来建立虚假账户或虚假影响排名和搜索结果,以利于供应商,影响影响网络舆论或者规避监管。

公司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

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需要提交网信部门备案;违规者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信息更新,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