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当来自阿里巴巴集团一名女员工的性侵指控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时,该公司的数千名员工以及许多网友均表示对事件中的许多细节并不陌生。

这名女员工的故事在长达11页的叙述文件中得到了详细的说明。该份文件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之前,已在阿里巴巴公司内部流传。她的故事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陪酒和内卷文化对于许多中国网友而言都过于熟悉。该名女员工表示,在事件中,其老板和一名男性客户对其进行了性侵。
中国当局表示他们仍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并拒绝公布细节。但不论在拥有25万名员工的阿里巴巴公司内部,或在互联网上,人们都聚焦于指控者所形容的,在位饭局上被老板强迫喝酒直至不省人事的经历。
受害人的姓名目前尚未被公开。她在陈述中表示,在她被带到餐厅的单独包间前,一名同桌的客户试图亲吻和抚摸她。在抵达包间后,该名客户更是继续对她进行性骚扰。之后,她赤身裸体地从酒店的房间中醒来,只隐约记得她的老板趴在她身上对其进行性侵。
在周一致员工的备忘录中,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公司“坚决反对”受害者文中提到的“丑陋陪酒文化”。张勇在声明中表示,该案揭露了公司文化中的系统性问题,而他将努力改善此问题。
阿里巴巴的一位女发言人除了提及张勇的声明以外,拒绝作出任何评论。
长期以来,在中国、东亚和其他地区,客户饭局中的生意一直都伴随着酒精,酒精和年轻女性是男人们与客户建立信任和达成交易的一种工具。在中国的商业世界中,陪酒经常发生在饭桌上和俱乐部中,而参与者往往被要求喝同一种酒,即一种由发酵谷物制成的,被称为白酒的烈性酒。
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分析了2013年至2018年期间来自中国的36000份招聘信息。该研究发现,对女性员工的性物化是贯穿这些招聘公告的共同主题。研究称,中国的一些科技大公司在招聘广告中经常吹嘘在公司中的女性员工都是“美女”或“女神”。
许多读了受害者陈述文件的女性均表示,她们与该名受害者“感同身受”。
居住在上海的25岁女性Joy Zheng表示,她非常讨厌酒桌文化。在为一家中国咨询公司工作时,她需要经常到外地出差。她表示,她总说自己对酒精过敏,即使实际上并非如此。她在离开该公司后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而她离开公司的部分原因则是无法再承受同事间攀比的压力。
当Joy Zheng女士在阅读到该名阿里巴巴员工的故事时,她表示相信该名受害者的遭遇,且并不感到惊讶。她称,中国存在着一种潜规则,即当你同意与上司出差时,就代表你同意喝酒。
与陪酒、工作和女性有关的几个标签在近几天于中国的互联网平台微博上爆红,共获得了数亿的浏览量。50多万人参加了国家媒体进行的关于陪酒和工作的在线调查,其中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极其反对并不能接受”在生意中必须喝酒的文化。
一些用户发布的照片显示,有人会用大碗大口大口地喝啤酒,甚至在似乎是公司的活动中进行粗野的行为。还有些用户则感叹,女性经常被老板劝酒,以至于陷入容易受害的境地。
其中一条评论表示,女性在凌晨3点被叫去喝酒,直到她们完全不省人事后才能够离开。
《人民日报》在周一的一篇社论中批评道,公司忽略了员工的福祉,并特别提到了酒桌文化。
全国妇联则于周二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意见,呼吁更多女性效仿该名阿里巴巴员工,反对饮酒相关的恶习。当天,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也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篇评论,将阿里巴巴事件中的酒桌文化定性为“恶劣”,并呼吁人们打破女性们面对的“潜规则”。
妇女权利支持者表示,在小城市,尤其是争取与政府共同合作的领域内,内卷和陪酒文化尤为严重。科技行业人士表示,鉴于其全球地位与聘请高学历者的习惯,如阿里巴巴这样的科技巨头中,酒桌文化的问题可能较少。
然而,阿里巴巴该名员工的指控,以及张勇的回应都表示,阿里巴巴也无法幸免于喝酒文化。
该名阿里巴巴员工表示,当她回到位于杭州的总部并向王姓主管寻求帮助时,该名主管只谈及了喝酒的事情。根据受害人的回忆,该主管只做出了这样的回复:“你认为如果不喝酒的话,我们能够争取到这些客户吗?”
目前无法联系到该名主管进行评论。
中国女权活动家吕频表示,虽然目前仍不确定当局最终将如何处决此阿里巴巴事件,但此事件所引发的关于陪酒和工作如何对女性造成伤害的讨论,使她坚信中国女性对性骚扰事件和这些事件是如何发生的关注度将继续上升。
中国的#MeToo运动始于2018年,当时出现了许多关于在大学和公共部门中存在性骚扰行为的指控。然而,当局对互联网和一些社会活动的严格监控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该场运动。
吕频表示,本次的阿里巴巴事件,也许是#MeToo在中国的另一个新起点。她称,中国商业文化中陪酒的问题正在被不断揭露。从现在开始,陪酒不再是正常行为,人们将质疑并辩论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