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被美国拒之门外的中国初创企业,将面临更严格的香港IPO规则

据彭博社报道,随着在美国上市的障碍成倍增加,中国初创企业越来越多地转向香港。但并不是每家公司都能获得批准,那些晋级的公司可能不得不接受较低的估值。

港交所对计划上市的公司的要求比纽约同行要严格得多。尤其是对那些可能陷入困境的公司,包括收入微薄的无利可图的初创公司,例如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公司,或在法律灰色地带运营的网约车等行业的公司。

Photo by Kotaro Maruyama on Unsplash

以滴滴全球公司为例,其在美国的上市引发了中国政府一连串的监管行动。知情人士表示,这家由软银支持的叫车服务巨头在决定在美国上市之前,曾探讨过在香港上市的可行性。滴滴发现,鉴于中国对企业、车辆和司机的许可规范复杂,很难满足香港对其运营合法合规的要求。

其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嘀嗒出行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知情人士称,当该公司去年10月份申请在香港上市时,交易所对其是否符合中国当地法规的质疑是一个症结所在。 嘀嗒出行的申请在4月份失效,但此后又重新申请。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只是要求全面披露风险。

美富律师事务所驻香港的合伙人Vivian Yiu说:“香港监管机构在批准首次公开募股时采取的是一种略显家长式的做法。”

而在某些方面,交易所正变得更加严厉。港交所将提高主板上市的年度利润要求,并誓言严厉打击夸大公司市值等可疑的IPO活动。

不过,有迹象表明,中国政府在全面修订国外IPO规则时,不会要求在这个亚洲中心上市的公司进行网络安全审查,这也增强了香港的吸引力。许多人猜测,特别是对控制大量用户数据的技术公司来说,加强审查将结束中国公司在纽约上市的洪流。与此同时,美国监管机构也要求在批准上市前进行新的风险披露。

据彭博社上个月报道,中国物流配送公司货拉拉和蔬菜供应商美菜都在权衡将其计划中的美国市场首秀改到香港。

对于一些公司来说,转换场地将是困难的。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无人驾驶汽车初创公司小马智行此前曾探索在美国上市的计划,但在获得香港IPO资格之前,它可能还得依靠私人资金再过几年。

滴滴和嘀嗒的代表没有对置评请求作出回应。小马智行的一位代表说,该公司没有确认上市和时间表。

一些中国初创企业缺乏明确的前景,可能会让全球风险资本和私募股权公司望而却步。咨询公司Setter Capital称,降温的迹象正在出现,一些被中国全面监管吓坏的投资者甚至希望出售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有限公司和其他中国科技公司的私人股份。彭博新闻社7月报道,字节跳动正在努力遵守上市前的数据安全要求。

中国政府对包括腾讯和阿里巴巴在内的科技巨头的打压降低了该行业的估值。彭博资讯分析师弗朗西斯·陈(Francis Chan)表示,传统金融公司的盈利倍数将使蚂蚁金服集团有限公司的估值在290亿美元至1150亿美元之间。这远远低于去年在其IPO被撤消前预期的3200亿美元。

本周,在一家国有报纸的报道中暗示网络游戏将成为政府的下一个目标之后,腾讯的股票进一步承压。今年以来,腾讯下跌了19%,阿里巴巴在香港下跌了17%。

面对不断上升的监管不确定性时,许多初创企业在避免筹集新的资金,估值变得更加难以衡量。然而,纽约的估值倍数通常高于香港,部分原因是美国市场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和更大的投资者群体。

中国在线旅行社携程集团就是一个例子。其美国存托凭证的交易价格约为年底预期远期收益的49倍,而其香港股票的市盈率为46倍。这只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以在线旅行社Booking Holdings等规模较大的竞争对手为基准,后者的远期市盈率为67倍。

美富律师事务所驻香港的合伙人Yiu表示:“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公司在香港上市,它们的估值是否会像在美国一样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