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调查:中国希望通过国际援助扩大影响力,受助国家却不一定买账

Samantha Custer, Rodney Knight, Amber Hutchinson和 Vera Choo在《外交政策》上发表联合文章,一项新的调查显示,虽然中国的对外援助力度加大,但受援助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国的评价褒贬不一,一些国家认为中国的援助往往带有交换条件,金融政策也不透明,由此可见,中国希望通过国际援助开创国际关系新形式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Photo by Christian Lue on Unsplash 

在日益激烈的美中竞争中,对外援助已成为一个全球竞争的场所。美国总统拜登和其他七国集团领导人最近发起了“重建更好世界”倡议(Build Back Better World),团结志同道合的民主国家,帮助缩小中低收入国家的基础设施差距。

“重建更好世界”旨在对抗中国庞大的“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最高领导人最近表示,“一带一路”将建立一种以互利和高质量发展为标志的“新型国际关系”,而不是“零和博弈”。

注:零和博弈(zero-sum game),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在零和博弈中,博弈各方是不合作的,即当一方有收益,其他方必有所失。

这些声明充分说明了美国和它的盟国、以及中国通过部署对外援助,达到促进国家利益并赢得海外朋友的目标。但这些示好的姿态是否能转化为对外国领导人和公众的影响力和伙伴关系呢?

6月,威廉与玛丽学院全球研究院的AidData研究实验室公布了对141个国家的公共、私人和民间社会领导人的调查结果,接受调查的对象要求确定他们曾与哪些外国行为体(actors)合作,以及如何评价他们的影响力和援助成效。我们下面报告的结果是基于6807名领导人在2020年6月至9月期间分享的观点和答案,并且与2017年AidData做的前一次调查进行了比较。

受访者报告说,中国在塑造本国国内政策方面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在最具影响力的发展伙伴名单中,中国的排名超过了七国集团经济体中的六国,但接受调查的领导人对中国的影响对他们的国家来说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看法不一。

总的来说,领导人在确定优先事项时考虑的是中国,但在将政策议程转化为行动时,他们仍然更倾向于求助非国家行为体或七国集团。中国确实有能力重塑国际规范,为替代发展模式赢得支持,甚至取代现有的力量,但这并非既成事实。

中国巩固了作为国际援助参与者的地位

在7月1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讲话中,中国最高领导人强调,中国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屈辱之后(即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发展国际援助对中国取得全球大国地位至关重要。这并不是空洞的言辞,我们的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政府正在加倍努力,将自己定位为中低收入国家领导人的首选合作伙伴。

为了配合“一带一路”的伟大目标,中国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扩大了对外援助方面的足迹。2020年,在2016年至2020年期间,受访者中接受中国建议或援助的数量是113个,受援助比例为15%,与加拿大、法国等七国集团经济体不相上下,但仍落后于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这些国家分别与20%至40%的领导人合作。

自2017年以来,中国的影响力又扩大了52个国家,这表明今后援助的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中国近年来的国际援助范围显著扩大,数据源:AidData

谁是对外援助的最大影响者?

中国首次跻身全球十大最具影响力发展伙伴之列,在受访者中排名第八,自2017年以来跃升13位。在表示接受过中国方面建议或援助的领导人中,76%的人认为中国对他们的发展重点有影响。中国的表现超过了大部分七国集团国家,除了美国(排名第三)。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值得信赖的多边组织仍然在影响力排名中名列前茅。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快速上升?

中国已采取了改革措施,使它的外国援助机构更加专业化,最明显的是在2018年成立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这可能有助于外援机构的改善。

然而,调查数据给出了另一种说法。中国的影响力似乎与它的财力高度相关:36%的受访者将中国的影响力归因于它在全球舞台上的经济和政治重要性,28%的受访者提到了中国对具体项目或政策的资源配置。

中国首次跻身十大最具影响力发展伙伴之列,数据源:AidData

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对中国的评价褒贬不一

如果外部影响能帮助领导人推进政策议程或采用对本国有利的发展模式,那么他们可能会积极看待这种影响,反之,如果这种影响是胁迫性的,迫使他们做出让步或违背他们的利益,领导人就会对这种影响持否定态度。受访者普遍对其发展伙伴的影响持积极态度,但对中国和法国的看法则没有那么乐观。日本在七国集团中被视为最积极的代表。

根据领导人的积极或消极看法对上述影响力评分进行调整后,中国的排名下滑了9位,至17位,落后于美国、英国和德国。领导人认为中国的援助带有交换条件,或者对中国海外贷款的不透明持保留看法,这些结果可能预示着中国影响力的局限性。受访者对需要公开披露援助协议条款的项目,相比那些不公开的项目,表现出强烈的偏好(+10个百分点)。

发展伙伴的整体影响以及被视为积极或消极的程度,数据源:AidData

尽管受访者通常认为最有影响力的发展伙伴往往是最有帮助的,但中国的情况并非如此。受访者将中国列为对实施改革最有帮助的发展伙伴第32位,超过了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但是,在所有部门和地区最有影响的捐助者名单中,中国明显缺席了。

在最有帮助的国际援助者中,中国排在第32位,数据源:AidData

政府间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欧盟和美国,在几乎所有部门和地区都被认为是最有帮助的合作伙伴,因此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鉴于这些受访者有能力塑造他们国家的发展轨迹以及与外国势力的关系,调查结果除了发展合作以外,还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首先,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在受援助国家制定政策优先事项时拥有一席之地,这可能会对现行的国际规范产生影响。第二,尽管中国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取代美国的影响力,但中等国家,如德国、挪威和瑞典等国家的影响力,可能会被不断加剧的竞争所冲淡。但是,如果中国要像中国领导人所宣称的那样成功开创国际关系新形式,它就必须改变人们对中国影响力是一把双刃剑的看法。

[yar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