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aus.com/wp-content/uploads/getfunpic/nBe4T6AdV7HK6i6E.png)
程维不容易
根据公开资料,1983年5月19日,程维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的一个普通家庭。
2004年,他从北京化工大学毕业,在一年中先后从事了保险推销,足疗店管理人员等多个职业。有报道说一份保险都没有卖出去,如果程维真的保险卖得好,可能中国当下的网约车霸主就不是滴滴了。
直到2005年,程维在加入了阿里巴巴之后,才算有了份中国人眼中的大厂正经工作。
在进入阿里巴巴后,程维主要是做B2B公司的销售工作。销售肯定是一份压力很大的工作,尤其是当年的阿里也并没有今天的风光。程维在销售互联网产品倒是顺手,标志就是他就晋升为阿里巴巴当时最年轻的区域经理。
在B2B工作了六年后,程维又被调到了支付宝部门工作,成为了支付宝事业部的副经理,并负责与客户对接。新岗位让程维不再仅仅限于销售,而是开始转向全面运营。
支付宝就是今天蚂蚁金服的核心产品,如果一直呆在支付宝,程维似乎应该会有一个稳定的未来,没想到的是,8年后,2012年6月,程维正式离职,开始媒体所称的,拿着80万创业的故事。
不久,在中关村海龙E世界一套一百多平米的房间里,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和滴滴打车问世。
根据公开的报道,创立滴滴这样一个打车软件的想法,来自于程维的个人经验,在招股书里的长篇大论写给投资人的信中,以及之前的演讲里,程维都分享过自己打车难的经历,大概是冬日雪夜、排长队打车,比如因打不到车误机等中国人常有的经历。
2009年,由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格瑞特·坎普在旧金山创立了优步。优步于2010年开始推出高端服务,并在2012年将服务扩展得更为平民化,迅速在全美普及开来。
优步对程维到底有多大启发,他倒是甚少提到。按媒体公开报道,2012年,程维离开阿里,准备在北京创业。程维在阿里的上司(亦有报道说只是同事)王刚那年也离职了,两人交流过打车软件的想法后,一拍即合。
实际上程维手里的资金,其中有王刚的70万元天使投资,程维自己出资10万元。借此投资,王刚一举成了中国最有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
程维技术方面并不擅长,有报道说他甚至不知道技术分iOS端、安卓端、前端、后端,这个对一个在互联网大厂工作了8年的人来说,似乎很不可思议,不过,程维并非技术人才也是真的。媒体报道说他为了省事,决定找外包团队开发滴滴软件,花费8万元。2个月后,对方交付的产品完全不能用。
由于产品本身可用性不强,仅仅是勉强能上线,程维没有从风投那里融到钱,据报道还是靠王刚又投了一笔钱,才能扛下去。
2012年12月,后来与王刚经常组队投资的金沙江朱啸虎拿出300万美元投资滴滴,程维终于开始能发挥自己的长项,开始面向出租车公司进行推广。
当时,北京有189家出租公司,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据报道,滴滴的地推员工总是会被问到,你们有没有政府机构的文件?
有了出租车,还需要有乘客。程维曾多次在各种场合讲过一个故事,当时“我面试了一个人,他问工作是什么,我说打车。我每天给你400块,你就绕三环打车,不要去昌平,资金有限,省着点花。”
类似的故事在互联网里并不少见,比如马化腾曾经说过自己扮成女性在QQ上与人聊天,也有传言陌陌最早开始,上面的女生全是雇来的,真假就无从查证了。
万事开头难。在解决了软件开发、线下司机等问题后,滴滴的业务慢慢有了起色,投资也随之而来。013年4月,滴滴获1500万美元B轮融资,经纬中国、腾讯参投。
柳青加入
![](https://caus.com/wp-content/uploads/getfunpic/QgMCjMrFo1K6jD9i.png)
从招股书上可以看到,在滴滴,除了程维,柳青也是绝对当家人之一。实际上,外界普遍认为,没有柳青,滴滴至少后来的资本市场之路不会那么顺利。
柳青在《查理·罗斯访谈》中表示,从金融业转行为科技业,是内心的一种召唤。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柳青也曾表示,加入滴滴真正吸引她的,是有机会在一家公司真正留下自己永久的印记。
柳青说道:“加入一家成熟的公司,你只是它的一部分,但是当你加入一家创立两年的公司时,你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职业经理人,而是有潜力去塑造这家公司,跟公司一起成长。”
有趣的是,柳传志决定创业时40岁,而柳青决定加入滴滴时36岁。中年开始闯荡创业江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作为当时高盛中国的高层管理人员,又是知名企业家柳传志的女儿,柳青加入滴滴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这个外界很难知晓。据《滴滴程维:在巨头阴影中前进》一书称,2014年6月,柳青第三次代表高盛,希望能够投资程维这家新崛起的公司,却遭到了程维的再度拒绝。柳青当时开玩笑般地告诉程维:“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
没想到2014年,柳青真成了滴滴的一员。
加入滴滴之前,柳青是高盛亚洲区的董事总经理,教育经历也完美无缺,1996年,柳青考入了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并在之后去哈佛大学读了硕士。但是毕业以后,2001年,柳青却加入了高盛,从事的是分析员,而不是程序开发的工作。
公开报道说,最终在经历了18轮面试后,柳青终于如愿以偿,从高盛亚洲区最底层的分析师做起,2008年晋升为高盛亚洲区执行董事,更在2012年晋升为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是高盛历史上最年轻的董事总经理之一。
高盛中国的发展经历中,关键的一步是与高华证券合资成立了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高盛作为一家美国投行,从此可以在中国开展本土A股上市业务,人民币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和提供国内金融顾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当然,最关键的是从此高盛在中国市场上,有了其他华尔街投行无法比拟的先手优势。
据公开资料,北京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2004年由中国资深投资银行家方风雷先生领导的若干投资者及中国知名企业集团联想控股共同创立。
据《柳青当年为何要加入滴滴》一文称,柳青当时经常需要一直工作到凌晨5点,紧接着早上9点钟又要继续上班。这样的高压环境一度令柳青崩溃。后来她的身份出现问题,很难说是不是和这段经历有关系。
但在柳青的不懈努力下,她最终还是扛下了压力,最终实现的自己的金融家梦想。
但是在高盛的经历是不是完全让柳青满意,这个外界是不得而知的,一个小细节可能会让人觉得,柳青在高盛的发展,可能也确实遇上了天花板。
据《金融时报》2013年报道,高盛在中国以合伙方式创办的一家教育公司,卷入了官方的腐败调查。
球最大锡供应商云南锡业集团董事长雷毅,被控收受了2000万元人民币贿赂。曾向雷毅提供贿赂的人包括励德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李洪涛。中国官方报道并未提及高盛,但《金融时报》发现,2008年5月,高盛与李洪涛最初创办的北京国民教育集团通过合伙方式成立了励德。
高盛在其中的最初投资并未被披露,但是根据《亚洲法律评论》2010年发表的一份记录文件,高盛之后向励德追加了4150万美元投资。
励德在香港公司注册处的资料显示,两名高盛雇员是励德的董事,分别是高盛欧洲商业银行部主管安德鲁-沃夫(Andrew Wolff)和高盛执行董事柳青。但是并非控股的高盛,从来没有被正式指控过。
这段不快的经历没有见柳青提过,但是随着加入滴滴,她的个人经历已经转入创业赛道。2015年2月,柳青成为滴滴总裁。
然而到了9月,柳青却被诊断出了乳腺癌。好在最终还是虚惊一场,在同年12月,柳青的治疗成功结束,她随后也恢复了工作。
柳青还在2016年帮助滴滴获得了苹果公司10亿美元的投资,这也成为了滴滴迄今为止获得的单笔最大投资。2017年,柳青还带头成立了“滴滴女性联盟”,成为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一个针对女性职业发展的项目,这自然也为柳青和滴滴带来了更多加分。
滴滴加速
在柳青加入以后,滴滴再也不会担心融资问题,发展顺风顺水,在资本助力下,一路过关斩将。
这一年,滴滴的竞争对手快的也获得了阿里战略投资。其实,当时市场上的打车软件不仅仅这两家,有不少于30家,其中包括摇摇、大黄蜂、嘟嘟、e达、打车小秘等等。
但是,在不到两年时间里,滴滴与快的掀起补贴大战,在急速膨胀中打垮了大多数玩家。
仅2014年1月10日至3月底的77天里,滴滴就烧掉了高达14亿元来提供补贴。在此期间,快的也支付了数亿元人民币的补贴。
![](https://caus.com/wp-content/uploads/getfunpic/ZHb1MYR6g9RGAHIi.png)
短短77天,滴滴用户暴增了7800万,日均订单522万,而快的则在2014年1季度结束时宣布日均订单突破623万。全国出租车约120万辆,出租司机约200万,而滴滴已经占据了90万司机,快的的数据也与之相似。
而其它30家打车软件创业公司则大半倒闭、被并购或被迫转型。2013年底,快的打车并购大黄蜂打车。
疯狂的补贴背后是资本的支持。以滴滴为例,2014年1月,12月,滴滴分别获得1亿美元C轮融资、7亿美元D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腾讯、纪源资本、淡马锡等等。2015年1月,滴滴获得金额未披露的D+轮融资,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等等。
2015年1月21日,程维和滴滴总裁柳青等人正式启动一个秘密项目:情人节计划(并购快的)。22天后,也就是情人节那天,滴滴和快的宣布进行战略合并。合并后,滴滴管理层团队掌握公司控制权。
和快的合并后,滴滴在打车市场份额大增,并开始拓展新业务,在几个月内,上线了包括代驾、顺风车、巴士、拼车等新业务,并更名为“滴滴出行”。
滴滴还先后完成了几轮新的融资:2015年5月,获新浪微博1.42亿美元E轮融资;2015年7月,获30亿美元F轮融资,投资者包括腾讯、阿里、淡马锡等等。
下一个要被干掉的对手,是优步中国。Uber(优步)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的市场份额只有1%,据其创始人、时任CEO卡兰尼克说法,到2015年10月,已占据中国35%的专车市场份额(而根据程维的公开说法,这个数字是16%)。
优步中国也是采用补贴的手段扩大市场份额,据卡兰尼克,在中国补贴了数以十亿计美元。
优步抢夺中国市场,滴滴则走出国门投资Lyft、Grab、ola等打车公司,支持他们和Uber在全球竞争。
和对快的的战争一样,双方明面上在竞争,暗地里也在谈判。事实上,Uber从2015年3月起就希望与滴滴合并,但因为占股比例上双方期望差距太大,没有谈成。
2015年底,程维曾告诉一名记者,7月,卡兰尼克曾主动找上门说“要么接受Uber占股40%的投资,要么被Uber打败。”程维告诉记者,他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直接开战。不过卡兰尼克否认了这种说法。
还有“大仗”要打,滴滴也在继续补充弹药。2016年6月,滴滴出行宣布完成了新一轮总额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投资方包括苹果、中国人寿及蚂蚁金服等、腾讯、阿里巴巴、软银等等。
当年6月,Uber也完成了60亿美元融资。
然而到8月1日,靴子落地,滴滴宣布收购优步中国。这也结束了滴滴多年来同众多竞争对手的惨烈商战,并推动该公司估值达到350亿美元。
双方达成协议后,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包括百度)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百度共同投资的企业。
![](https://caus.com/wp-content/uploads/getfunpic/xUyGRLkO60J5cTwN.png)
并购优步中国后,重视战略资本的滴滴又完成了几轮融资,其中包括2017年4月的55亿美元融资,投资者包括软银中国资本、银湖资本、交通银行;2017年12月的40亿美元融资;丰田汽车、Booking也投资了滴滴。
有一种调侃的说法,“滴滴出行的完整股东名单一张A4纸都打不完”。
此时,对滴滴来说,上市也只是早晚和利弊衡量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