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数字人民币能搭上中国南方富裕人群的便车吗?

Photo by Ruslan Bardash on Unsplash 

彭博作者 作者Andy Mukherjee的文章中称,在包括深圳和香港在内的7000万人口的经济区,进行数字人民币的全球试验可能是非常合适的。

中国将数字货币推向全球的计划,或许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起点:香港的财富管理行业。

上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财富管理通的详细指示,将允许内地东南地区合格的个人投资者,通过附近的香港和澳门的银行向境外投资总额达1500亿元人民币(230亿美元)。

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居民可以向另一个方向投资,数额相同。

虽然中国内地和香港有类似的管道,用于双向资本流入股票和债券,但这种新的安排是不同的:它只适用于所谓的大湾区的投资者和中介机构,这个经济区除了香港和澳门,还包括深圳和广东省的其他八个城市,拥有7000万人口和超过1.6万亿美元的综合国内生产总值,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区之一。

在这个富裕地区推动数字人民币购买资产,可能是一个完美的试验场。富有的投资者要怎样才能把中国纳税人支持的数字代币,视为一种安全的价值储存手段呢?新货币需要支付利息吗?如果有,是多少?在不取消更广泛的资本管制、不让金融稳定面临不受控制的资金流入或流出的风险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以找到答案。

成功的试点将有助于增强全球投资者对数字人民币的信心,甚至可能为联邦币、比特币或数字欧元等其他电子货币提供一个模板。

中国正在考虑开展此类试点的最大线索,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行长邢毓静。在接受《瞭望》杂志采访时,邢提议以数字人民币为载体,对深圳和香港之间的跨境资金流动进行监管测试。

深圳与香港结成伙伴关系的理由,不仅在于两地的地理邻近和历史联系。深圳的经济是由私营部门主导,跨境资金流占中国总资金流的7%,而且主要流向香港。任何投机性溢出都很容易得到控制。深圳的经济特区地位推动了其作为全球制造业强国的崛起,也可以比大陆其他地区的法律更容易调整,以纳入单一的规则手册。

一家被允许在香港做某事的银行,可以在深圳进行同样的活动,反之亦然。

邢在采访中,没有明确提到“财富管理通”就是是她所描述的“金融创新高速公路”。但是,使用数字人民币作为试点的载体货币,不局限于特定的产品,而是包括整个平台,这确实使财富管理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候选。

到目前为止,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电子人民币试点主要集中在其在促进日常交易方面的作用。由于担心科技巨头对中国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中国政府希望重新确立控制权。北京可以利用法律法规的强制力,确保人民币成功地成为一种支付手段。

但货币也必须具有记账单位和价值储存手段的功能。在贸易用途上挑战美元并非易事。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市场份额不到2%,而美元的市场份额为40%。然而,鼓励外国人以人民币持有更多财富应该是可行的。

中国政府此前试图将人民币作为一种保值手段,2015年7月,香港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在五年内增长了近10倍,达到近1万亿元人民币。然后出现了令人震惊的货币贬值,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一半的存款消失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计划停滞不前。

然而现在,信心已经恢复。

允许富人将部分资本转移出去,可能会缓解货币升值的压力。市场力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将说服全球投资者,他们的回报不会因2015年那种政府干预的重演而受到打击。受控制的在岸人民币与更自由交易的离岸人民币之间的波动差距不断缩小,表明这种信心开始站稳脚跟。

数字人民币至少要到2022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才能准备好,以后可能不得不加入“财富通”列车。这样也好。目前,e-CNY不支持智能合约。以后的版本可能会嵌入自动执行的软件代码。自动化的证券结算和利息支付将有助于降低投资者的交易成本。

北京挑战美元霸权的愿望是真实的。利用富人为香港自由开放的经济播下数字人民币的种子,或许是中国向这一遥远目标迈进的最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