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偿付9亿美元债券后,华融依旧没能赢回投资者的信任

据日经新闻报道,6月3日,陷入困境的中国华融成功赎回了一笔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7.52亿元)的债券,这是自该公司4月爆发违约担忧以来最大的一笔债券赎回。但投资者仍对其和其同行资产的长期健康状况表示担忧。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据彭博社报道,华融还在周末偿还了一笔5亿元的国内债券。

然而,华融债券的交易价格表明,投资者仍然认为华融违约的可能性很大。根据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6月3日的债券市场上,华融票面利率3.75%的明年到期的债券交易价格为0.766美元(约合人民币4.90元),而票面利率4.5%的永久债券的交易价格为0.599美元(约合人民币3.83元)。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债券情况稍好。根据路孚特的数据,这三家公司和华融集团总共拥有135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672.99亿元)未偿还的离岸债券和国内债券,却管理着中国工商银行源源不断排出的大笔不良贷款。

根据路孚特的数据,6月3日,信达2031年1月到期的债券的收益率升至3.6%。而东方的永久美元债券的收益率达到了3.67%。这些收益率与债券价格走势相反,是华融在3月出现危机后的最高值。此外,长城的永久债券收益率达到了创纪录的4.465%。

交银国际控股(BOCOM International)驻香港的研究主管郝红说:“人们认为,华融的一些债务将不得不由其他公司接管。”

郝红预计,华融最终会“有序解决”问题,另外三家公司也会得到注资,但这一举措的风险很大。因此在当局详细说明解决华融问题的计划之前,投资者仍将持续保持关注。

媒体报道称,政府正在考虑一系列措施,包括救助、从国家投资基金中注资以及为这四家公司组建控股公司。

华融集团由国家财政部控股,股票港交所上市,但自4月1日起,该公司已经停止了交易。

国家财政部没有就华融的情况发表声明,但银保监会4月曾表示,华融保持着充足的流动性,运营情况正常。

这四家不良债务管理公司是由中国政府在1999年成立的。当时全国的银行正在努力解决占其贷款簿五分之一的坏账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公司在充足的债券市场融资的帮助下,开始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包括自己的贷款、信托和投资管理。

自2018年时任董事长赖小民被捕以来,围绕华融的担忧不断增加。他被认定犯有受贿和重婚罪,五个月前被处决。华融的大部分麻烦都源于他任期内的过度行为,当时,华融还曾利用唾手可得的廉价资金扩张到了一些不相关的业务。

4月,惠誉国际将其对华融的评分从“A”下调三个档次至“BBB”;穆迪也将其评级降低了一个档次。相比之下,标普在6月2日将华融的评级确定为“BBB+”,并表示他们仍在考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