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一位科学家认为,他发现了为什么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强生(Johnson & Johnson)的新冠疫苗会引发罕见的血栓,这种副作用罕见但可能致命。
确定两者之间的联系将有助于患者、医生和卫生机构更好地评估疫苗带来的任何风险,并更安全地接种疫苗。最近几周,美国、加拿大安大略省,还有包括挪威和丹麦在内的几个欧洲国家暂停或完全停止了这些疫苗的推广。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Greifswald)大学的血液专家安德烈亚斯·格雷纳赫(Andreas Greinacher)和他的团队认为,这些病毒载体疫苗——使用修饰无害的感冒病毒,即腺病毒,将遗传物质传递到疫苗接受者中以对抗冠状病毒——可能导致会产生血凝块的自身免疫反应。据格雷纳赫教授说,这种反应可能与他在阿斯利康疫苗中发现的杂散蛋白和防腐剂有关。
格雷纳赫教授和团队目前刚刚开始检测强生疫苗,但已经在阿斯利康的疫苗中发现了1000多种蛋白质,以及一种名为乙二胺四乙酸(EDTA)的防腐剂。他们的假设是,EDTA(药物和其他产品中常见)帮助这些蛋白质进入血液,在那里它们与一种叫做血小板因子4 (PF4)的血液成分结合,形成复合物,激活抗体的产生。
疫苗引起的炎症,结合PF4复合物,可以欺骗免疫系统,使其相信身体已经被细菌感染,触发古老的防御机制,然后失去控制,导致凝血和出血。
格雷纳赫教授将休眠反应的激活比作“唤醒沉睡的巨龙”。休眠反应在人类免疫系统的进化中已经被取代,但仍潜伏在其基础中。
荷兰伊拉斯谟大学教授埃里克·范·高普说,“理解病因对下一代疫苗至关重要,因为(这种新)冠状病毒将会一直在我们身边,疫苗接种可能会变得季节性。”
他领导着一个研究新冠肺炎的科学家小组。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约翰·凯尔顿教授说,他们的实验室重复了格雷纳赫教授的部分研究,并证实了他的发现。凯尔顿的团队管理着加拿大的参考实验室,用于检测接种疫苗后出现凝血症状的患者。
凯尔顿教授说,原因尚不清楚,格雷纳赫教授假设可能是正确的,但也可能是错误的。
格雷纳赫教授正在努力证实他的理论,希望得到疫苗制造商的合作。他的团队已经测试了阿斯利康的疫苗,并刚刚开始检测强生。格瑞夫斯瓦尔德大学目前正在与制药商讨论考察他们的疫苗生产过程。
接种疫苗后观察到的凝血类型,被称为疫苗诱导的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症,或VITT。由格雷纳赫教授的小组以及奥斯陆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的团队进行的同行评审研究,已经独立证实了它的存在。
大多数调查凝血问题的研究者,都是研究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简称HIT)的专业人士,这种疾病的症状和结果与VITT几乎相同。使用HIT时,血液稀释药物肝素会导致血凝块,同时血液中的天然凝血剂会异常减少。
一些科学家认为腺病毒本身可能在引发这种疾病中发挥作用,因为它们与血液凝块有关。其他人则推测,受影响的人可能有遗传易感性,或者他们的免疫系统之前已经产生了问题抗体。
范高普教授提出的另一个理论是,许多接受者在注射后报告的短暂但强烈的类流感症状,也会引起炎症,这可能会触发或加剧导致血液凝结的自身免疫反应。
疫苗诱导凝血在过去可能没有被报道的一个原因是,使用病毒载体技术的疫苗没有被大规模使用。俄罗斯的Sputnik V疫苗和中国的CanSino生物制品公司的疫苗,使用了与阿斯利康和强生公司相同的技术,但目前还没有发现与这种疾病有关。
在埃博拉大流行之前,唯一广泛使用的类似疫苗是强生公司的埃博拉疫苗,截至去年7月,该疫苗已给至少6万人注射。
根据欧洲的数据,凝血发生率在28,000分之一到100,000分之一之间。格雷纳赫教授说,这在迄今使用的数亿剂疫苗中属于极为罕见,但高于一些医疗机构此前认为的15万分之一。被确诊的数百人中,大多数都康复了,但有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人已经死亡,其他人可能会遭受永久性的后遗症。
到目前为止,来自美国和欧洲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主要受这种情况的影响多为年轻女性。但几位科学家,包括曾治疗过首批已知患者之一的奥地利资深血液学家萨宾·艾钦格都表示,这种关联可能只是因为,医务工作者和教师是欧洲首批接种疫苗的人,其中大多数是年轻女性。
南丹麦大学药物流行病学教授安东·波特加哥与人共同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调查了丹麦和挪威接受阿斯利康疫苗的超过28万人。这项于5月5日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在接种疫苗者中,罕见但严重的血块的发生率为10万分之2.5。
波特加哥教授补充说,丹麦和挪威等国家能够改变他们的接种计划,因为它们有可替代的疫苗和低感染率。丹麦和挪威本周停止了使用阿斯利康的疫苗,并捐赠给其他国家。
他警告说,如果在印度或巴西等疫情肆虐的国家采取同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死亡。
格雷纳赫教授说道,新冠肺炎要比这种极其罕见的副作用危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