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世卫组织得过的骂名和赞誉

据barrons报道,自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新冠疫情定义为大流行病以来的一年里,该组织不仅得到了批评,也得到了赞扬。以下是自2019年12月新冠疫情首次在中国出现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面临的主要批评和赞扬。

(图源:unsplash)

从一开始,世卫组织就面临着大量对其处理危机的批评。一些人指责该组织花了太长时间才认识到这种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力,但大多数批评都集中在它最初不愿意宣布全球卫生紧急状态时。

世卫组织在2019年12月31日得知疫情的消息,并一再坚持需采取应对行动。但直到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才宣布疫情为“ 国际关注的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这是国际卫生规则下的最高级别警报。

世卫组织的顶级专家在一周前聚集在了一起,但未能就是否有必要贴上“PHEIC”标签达成一致。当时,新冠病例还不到100例且没有死亡病例。但从技术上讲,“PHEIC”标签是最高级别的警报,但这些国家没有贸然采取行动,直到3月11日谭德塞定义了疫情为大流行病。

这个在官方国际卫生警报系统中并不存在的词,似乎更贴切地表达了形势的紧迫性。从一开始,联合国卫生机构就因其对中国政府早期应对危机的赞扬而遭到批评。该机构还因一年后才设法派出一个国际专家小组调查病毒的起源而受到指责。

美国传统上是世卫组织最大的捐助国,但去年却退出了该组织。虽然这一进程在特朗普的继任者拜登1月入主白宫后被逆转了,但他的政府也对世卫组织专家团来华的早期调查结果表示深切关注。在流行病早期,当外科口罩严重短缺时,联合国机构鼓励将现有库存留给卫生人员和护理新冠患者的人员。

2020年4月6日,世卫组织再次提出,除非无法采取物理距离等其他保护措施,否则戴口罩是没有道理的。直到6月5日,世卫组织才建议在新冠疫情重灾区的高密度地区佩戴口罩。这个全球卫生机构也因为没有呼吁关闭边境或停止国际航空旅行以防止病毒传播而受到批评。虽然世卫组织可能因最初反应太慢而受到批评,但该组织的应对措施还是得到了称赞。

从一开始,该机构就主办了一连串的新闻发布会以及专家和政治领导人级别的国际会议,同时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提供最新信息。一年多来,在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和其他高官的簇拥下,几乎每天都向媒体和其他公开活动发表讲话并提出了应对建议。

世卫组织首席官员在社交媒体上也无所不在。该组织通过对全球大流行病应对措施,包括其自身的行动进行独立调查,遏制了对它的批评。世卫组织得到了广泛的赞誉,特别是来自贫穷国家的称赞。该组织还支持各国的大流行病应对措施,并在需要时提供保护装备、测试和其他物品。

但是,旨在确保世界各地公平获得疫苗的分配计划引起了较多关注。该计划的目标是在今年分发20亿剂新冠疫苗,并希望为92个贫困国的卫生工作者和最脆弱的20%人口接种疫苗。世卫组织和该倡议的共同支持者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和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