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华邮评论:除非美国现在采取行动,否则中国可能会在AI领域打败美国

《华盛顿邮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性文章《观点:除非美国现在采取行动,否则中国可能会在AI领域打败美国》,如下:

美国国会委托撰写的关于国家安全和人工智能的报告写道:“美国不准备在AI时代捍卫或竞争。”这个可怕的信息还伴随着同样令人震惊的细节:美国的武装部队可能会在10年内失去竞争优势;美国在科学人才方面的优势有可能很快被削弱;最复杂的微芯片是在一家工厂生产的,而这家工厂距离美国在技术霸权之战中的主要敌人只有110英里。

(图源:unsplash)

中国决心在这场比赛中取得胜利,中国领导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在整个社会制定了无数计划。同时,美国国家安全人工智能委员会(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评估,美国尚未发展出任何具有连贯性的东西。

撰写报告的作者呼吁白宫成立一个技术竞争力委员会,自上而下改变这种局面。他们预计,这项任务将对诸如软件研发和硬件制造能力等项目进行巨额投资:该报告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建议,即为研发注入320亿美元(约合2082亿人民币),以及为微芯片制造注入350亿美元(约合2277亿人民币)。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促进创新的同时,一方面不是简单满足私营部门的利润,另一方面不扼杀私营部门的灵活性。

要想保持领先,就必须在那些通常不太受关注的领域也要有新思维。其中之一就是人才。美国在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方面做得不错,甚至在短期内把他们留在美国也做得不错,但由于缺乏有意义的入籍途径,长期留住人才变得困难,而中国也在提高吸引和留住人才的能力。

报告建议给予所有理工科(STEM)博士毕业生绿卡;前沿领域的企业家和研究人员的签证也应该更容易获得绿卡。此外,还应该培养美国国内技术诀窍,以及堵住人才从学术界和政府向私营企业流失的问题。委员们在这里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建议:建立一所美国数字服务学院(U.S. Digital Service Academy),为现代公务员制度培养学生。

这个想法还涉及将现有AI能力集成到国防和情报机构的项目,尽管这些机构的口袋里有一些承诺,但事实证明它们的运作令人尴尬地僵化:该报告称,使用强大的计算机,其实就是“创建PPT演示文稿、电子表格,或发送电子邮件。”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最快打造最好的工具,也是为了更好地使用它们。互联网带来了大量的数据,即使是最熟练的分析师筛选数据也会被淹没。与此同时,采用某种算法则可以轻松地处理这些泛滥的数据。战争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进行,机器和人类都必须武装起来。

赌注很高,因为赢家将决定工具的未来,这些工具具有巨大的潜力,既能帮助人,也能伤害人。中国已经让我们看到了技术权威主义的未来:大规模监控和完全控制。其实技术民主的未来触手可及,但前提是民主国家要做好准备来打造它。这个才应该是引领未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