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巴伦周刊2月1日报道,中国政府数据上周日显示,1月份衡量中国经济增长的几项重要指标有所减弱,这表明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扩张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小幅降温。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工厂活动和服务业的扩张速度均低于上月。
1月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12月份的51.9降至51.3。这略低于《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中值51.5。
同时,根据官方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中国服务业放缓幅度较大,从12月的55.7扩张至52.4。
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当月综合PMI从12月的55.1减弱至52.8。尽管有所下降,但所有读数仍在50以上。
财新中国通用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是衡量工厂活动的一个更为独立的指标,它从12月的53降至1月的51.5。1月份的读数是7个月来的最低值,此前11月份的数值曾创下十年来的新高。
最新的读数是在中国新冠疫情重现之后出现的。北京附近的几个城市以及中国东北的大片地区在一月份的大部分时间里被封锁。随着春节在2月12日开始,预计封锁措施将进一步收紧。
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和清华全球政策中心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周一告诉巴伦周刊:“在即将到来的春节和新冠的部分爆发之际,我们预计波动性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的小差别或许并不意味着什么。”
北京的官员似乎也不担心经济降温,国家统计局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对国家媒体表示:“春节前后通常都是中国制造业的淡季。”
在服务业指数中,受冲击最严重的行业是最容易受到新冠限制措施的行业,即餐饮、住宿和娱乐业。
这种限制也可能会削弱人们的消费支出,而多年来中国一直试图振兴消费,以此来摆脱对出口的依赖。虽然最近几个月零售额已悄然回升,主要是由网上支出带动,但2020年零售额总体下降了3.9%。
然而,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经济正在蓬勃发展。根据政府的初步估计,它是2020年唯一一个GDP扩张的主要经济体,增长了2.3%,而美国经济萎缩了2.3%。专家表示,这一差异使得中国经济将比预期更早地超过美国的经济规模。
消息公布后,周一中国市场波澜不惊,主要指数收盘时均上涨。蓝筹股沪深300指数攀升1.23%,基准沪综指收涨0.64%。香港恒生指数上涨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