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很难准确指出哪些因素导致股市下跌。当前投资者的焦虑同样如此。更不鸽派的美联储、对私人信贷的担忧、对高估值的警惕,都被认为是诱因。
不过,大型科技股的明显下跌正在拖累股指,也许很多原因来自人工智能热度的降温。
花旗银行策略师团队由迪克·威勒带队。他们表示,负面叙事的来源在于ChatGPT的创造者OpenAI。OpenAI一直处在人工智能生态里“循环式投资”的中心。
疑问是,一家他们估计收入为125亿美元的公司,或者按OpenAI负责人奥特曼更乐观的说法达到200亿美元,如何能支撑一万四千亿美元的订单。

OpenAI的目标是在2029年或2030年实现盈利。在那之前,按照一些估算,可能会消耗超过1150亿美元的现金。花旗指出,与此同时,人们越来越担心大型语言模型的竞争。最新的谷歌模型就在本周发布,这可能让OpenAI失去市场份额。
虽然OpenAI是非上市公司,但有一种间接方式可以观察趋势。日本投资公司软银集团持有这家ChatGPT所有者11%的股份。
花旗团队通过计算从软银的股价中推算出OpenAI的估值。他们取软银的企业价值,再剔除所有公开上市股票的当前估值,其中主要是ARM。
花旗随后利用软银历史季度的股权持仓数据,区分其他私人投资和软银愿景基金2号。
这让软银所持OpenAI股份的估值达到624亿美元。今年十月初,软银暗示持有的11%股份价值约550亿美元,将OpenAI整体估值定在大约5000亿美元。

花旗承认,他们的计算只是“非常粗略的OpenAI替代指标”,因为愿景基金2号里还包括其他私人公司,而且他们也没有把任何控股公司折价考虑进去。
尽管如此,他们认为,“在市场眼里,OpenAI的股份在这个阶段已经压过其他私人投资”。
软银表示,在上季度,OpenAI带来的表现占愿景基金2号损益计算的96%以上。此外,花旗表示,OpenAI的波动性可能比软银持有的很多其他资产大得多,因此可能主导估值变动。
花旗表示:“我们主要的结论是,软银的股价很可能是OpenAI价格的良好替代指标,因为两者同步波动。”
花旗指出,在2000年,软银曾起到矿井金丝雀的作用。当时软银股价早于整个市场开始下跌。那时候软银是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投资者,现在仍持有T-Mobile美国以及T-Mobile控股方德国电信的股份。
这一次,软银股价波动的可能是人们对OpenAI的担忧。
花旗表示:“不过也要记住,当年软银股价在下跌前,从前一年的四月起累计上涨了1220%,也就是说,上涨幅度远比这次大。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把软银列入需要密切关注的股票。”
软银股价在东京交易中下跌10.9%,过去一个月下跌28.4%。(市场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