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发在经济学人网站。
乌克兰持续对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造成致命打击,而且节奏正在加快。
从8月开始,乌克兰就发起了一系列有组织的无人机袭击,目标是俄罗斯的炼油厂和燃料分销系统。袭击频率从每周两三次增加到四五次,很快将达到每天一次。
过去一周左右,乌克兰重创了黑海新罗西斯克的一个大型石油出口终端、位于距离乌克兰1300多公里的巴什科尔托斯坦的炼油厂,以及位于1000公里外楚瓦什共和国的一个输油站。
10月1日,雅罗斯拉夫尔的一座主要炼油厂遭袭,不过俄罗斯方面声称这是“技术问题”,不是无人机袭击造成的。
乌克兰总司令西尔斯基在9月25日谈到更大范围的“纵深打击”行动时表示,在不到两个月内打击了85个“高价值”目标。他说:“敌方的军工能力已被大幅削弱,我们在战场上可以看到这一点。”
尽管西尔斯基强调的是对军事设施和武器工厂的打击,但实际上,集中攻击炼油厂正在改变对这场战争的整体认知,甚至似乎还影响了特朗普对乌克兰前景的看法。
路透社在8月底报道称,俄罗斯大约17%的炼油能力曾一度暂停,如今这一数字肯定更高。一些未经证实的报告显示,多达40%的炼油产能受到影响,约20%的产能在任意时刻处于停工状态。
研究机构Energy Aspects表示,这意味着日产原油减少超过100万桶。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的谢尔盖·瓦库连科指出,这些数据是动态变化的,因为大多数设施可以修复。但他也承认,现在的攻击规模与以往的行动不可同日而语。
能源市场情报公司Argus Media的欧洲石油产品定价负责人本尼迪克特·乔治表示,乌克兰已袭击了俄罗斯38座炼油厂中的16座。虽然修复是可能的,但如果炼油厂反复遭袭,损毁将变得不可逆转。
他说,有些炼油厂已被攻击三次,其中包括位于莫斯科以南约200公里、日产能达34万桶的梁赞大型燃料加工厂。裂解装置被摧毁是个严重问题,这些装置能将原油分解为汽油、柴油和航空燃料,价格极高,而且受制裁影响,几乎无法更换。
乔治表示,柴油出口量同比下降高达30%,跌至自202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柴油出口国,因此批发价格大幅上涨。俄罗斯境内受影响地区不断扩大,从远东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莫斯科附近的伏尔加地区,加油站前排起了长达一公里以上的队伍。
一些地方政府已开始实施限购。被俄罗斯占领的克里米亚受影响尤其严重,车主每次最多只能购买30升燃料。
为应对不断加剧的危机,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在9月25日宣布部分禁止柴油出口,并将此前的汽油出口禁令延长至年底。瓦库连科指出,受到打击最严重的是俄罗斯的独立能源公司和油品市场投机者。他说,石油产品市场已变得“极度紧张”。
根据开源数据分析,2023年俄罗斯的成品油出口总额为521亿美元。
乌克兰的打击还波及到输油站和储油库。9月中旬,乌克兰对波罗的海沿岸的俄罗斯最大石油装载港普里莫尔斯克发动了大规模袭击。不过瓦库连科表示,这类设施不容易造成永久性损毁,目前也没有出现俄罗斯原油出口减少的迹象。但相比之下,原油出口利润远低于成品油销售。
英国战略专家劳伦斯·弗里德曼表示:“乌克兰正处于上风,俄罗斯遇到了麻烦。他们挡不住,而乌克兰也没有理由停手。”
俄罗斯的困境在于自己的目标数量太多,分布范围太广,而且经过三年多的战争,防空系统已经被严重削弱。尽管乌克兰使用的自杀式无人机飞行速度较慢,携带60至120公斤的弹头,但其射程和精度足以造成严重破坏。
目前大约60%的纵深打击任务,是由乌克兰自主研发的FP-1型“火点”无人机执行的。尽管这款无人机载弹量较小,但射程可达1500公里,搭载的先进软件能有效抵抗强烈的电子干扰。
乌克兰武器系统专家奥列娜·克里扎尼夫斯卡指出,这种无人机的单价仅约5.5万美元,目前日产量已超过100架。乌克兰还在使用更重型、更昂贵的“利乌特伊”无人机,射程达2000公里,配备了经过实战验证的视觉引导系统。
此外,有报道称FP-5“火烈鸟”巡航导弹也已投入使用。这种导弹速度远高于无人机,能在距离地面仅50米的高度飞行,射程超过3000公里,弹头重达1150公斤,威力巨大。
如果FP-5能够突破俄罗斯防空系统,将使乌克兰的“纵深打击”行动杀伤力大幅上升。其远程飞行能力还能通过不断变换航向迷惑防御系统。FP-5使用改装的苏联时期涡扇发动机,碳纤维机身的制造时间仅需6小时。
目前“火点”公司每天能生产两到三枚FP-5导弹,预计本月晚些时候将增产至七枚。每枚造价约50万美元。相比之下,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成本是其四倍,射程更短,弹头更轻,虽然可能更精准、更难被拦截。
俄罗斯的战略空袭主要是为了恐吓城市,而乌克兰则是直接打击俄罗斯维持战争的能力。正如瓦库连科所说,这不会让俄罗斯经济“彻底停摆”,但对俄罗斯依赖的战争收入的打击只会越来越严重。
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开始切实感受到战争正在逼近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