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金融时报:特朗普、普京与乌克兰的未来

本文刊发在金融时报的观点版,作者吉迪恩·拉赫曼于 2006 年 7 月成为英国《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加入英国《金融时报》之前,他曾在《经济学人》工作 15 年,担任驻布鲁塞尔、华盛顿和曼谷的驻外记者。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或确认其中事实。

Bundesarchiv, Bild 183-R69173 / CC-BY-SA 3.0, CC BY-SA 3.0 DE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3.0/de/deed.en>, via Wikimedia Commons

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常被用来代指未能对独裁者进行抗衡的一幕。本周五在阿拉斯加举行的特朗普与普京峰会,在一个方面与慕尼黑极为相似:当年,捷克政府未能出席谈判桌,然后希特勒、张伯伦、墨索里尼和达拉第达成了瓜分捷克的协议。

按照目前的情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不会出席俄美国领导人讨论乌克兰命运与边界的会谈。

正如那句老话说的:“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就会在菜单上。”

特朗普随口谈论“土地交换”的言论,已经让乌克兰和整个欧洲敲响了警钟。人们担心,空洞而自负的特朗普,会被普京轻易操控。

乌克兰和欧洲人最担心的情形是,特朗普与普京在会议结束时,会带着一份关于“土地交换”的协议走出来。现实中,这将意味着乌克兰永久割让大片领土给俄罗斯。

普京的目标很可能是先与特朗普达成协议,然后将这一协议作为既成事实摆在乌克兰面前。

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的加布耶夫指出,普京想要的协议将使乌克兰“无法防御、无法投资,并走向崩溃”。

如果乌克兰拒绝接受,俄罗斯希望美国随之切断对基辅的支持。

这些情景并非不可能发生。但乌克兰人及其欧洲支持者也认为,更积极的结果是可能实现的。对他们来说,理想的结果是达成停火协议——并规定,如果普京重启战争,将对俄罗斯实施二轮制裁。至于领土问题,将放到之后再谈。

在快速变化的外交与高涨的情绪中,乌克兰和欧洲都面临一个危险,那就是可能忽视他们的战略愿景——即他们希望的方向——和现实可达成的目标。

战争充满不确定性。但我看到最有说服力的分析是,乌克兰正在缓慢失利,主因是前线兵力问题正日益严峻。

这意味着,一旦谈判彻底破裂、战争继续,可能对俄罗斯比对乌克兰更有利。

基辅坚持不割让领土的立场是原则性的,但在目前情况下也不现实。关键区别在于“事实上的”与“法律上的”领土让渡。

对俄罗斯武力吞并乌克兰领土的法律承认,对乌克兰、欧盟和英国来说都不可接受。但在和平协议的背景下,事实承认俄罗斯对部分领土的占领,作为残酷现实,可能是必要的。

就像苏联在1940年吞并波罗的海三国,美国和大多数欧洲国家从未在法律上承认,但这一事实存在,直到波罗的海三国最终恢复独立。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乌克兰的未来,欧洲主要国家明白,讨论不能只局限于领土——尽管这很重要。芬兰总统斯塔布在当前外交中是重要人物,他借鉴本国在20世纪40年代与俄罗斯两次战争后的经验,提出了一个有用的未来思路。

战后和平条约确实让芬兰割让了大约10%的领土。芬兰还被迫保持中立,以避免激怒莫斯科。但关键是,芬兰保留了法律上的独立与民主制度,后来成为繁荣、自由、成功的国家。

斯塔布建议,确保乌克兰未来,需要考虑三个问题:独立、主权和领土。

按照这个框架和芬兰的经验,乌克兰即便在三方面没有实现100%的目标,也能走向积极的未来。

如果能保持独立与民主,那么在事实层面做出一些领土让步,虽然痛苦,但可能是可以接受的。

主权问题同样关键。俄罗斯要求对基辅的自主权施加巨大限制——包括限制乌克兰军队的规模和能力,以及禁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甚至可能禁止其加入欧盟。

乌克兰显然不能接受任何会削弱防御能力的军事限制。但如果基辅能继续推进加入欧盟的进程,那么北约的问题可以暂时搁置——尤其是在政治现实中,乌克兰近期加入北约几乎没有可能。

阿拉斯加峰会的一个明显危险是,普京早已在这些问题上深思熟虑。而特朗普一如既往,更关心宣称“胜利”,而非协议繁琐的细节。

不过,任何阿拉斯加达成的协议都可能只是过程的开始,而非结束。

乌克兰人和欧洲人明白,他们需要安抚特朗普,并打持久战。

这不是最佳选择,但却是他们所拥有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