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纽约时报评论:当面临特朗普政府威胁时,美国人应该从中国维权者那里学到的经验

王亚秋现任人权观察中国部研究员,她在纽约时报评论版发表的文章指出,在中国维权的经验说明,软弱和服从并不能让强大的政府止步。加美财经编译,不代表支持文中观点和确认其中事实。

2014年,中国作家慕容雪村在《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宣布,他将返回中国,向警方自首。

就在两周前,慕容在北京的三位朋友因参加一场悼念1989年天安门示威的小型私人聚会而被当局逮捕。

慕容认为,如果当时他不在澳大利亚,也会被一起逮捕。他返回中国后,在网上发布信息,宣布自己已准备好被抓捕。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国际人权组织工作,倡导中国人民的权利。慕容无疑是勇敢的,但他的故事并非孤例。

许多中国作家、记者、公民权利律师及其他人士也选择站出来对抗中国共产党,明知这样做可能会让他们入狱。

我自己也遭遇了后果:中国当局在美国监视我的活动,利用网络水军对我进行骚扰。

中国共产党还不时恐吓我在中国的家人,企图迫使我停止工作。

如今,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也许是人生中第一次,仅仅因为履行职责、表达观点或参与抗议,就面临来自本国政府的威胁。

作为一个曾经挑战世界上最无情、最强大政权的人,我想分享一条重要建议:展现勇气。

这不仅是道义上的坚持,更是一种有效的抗争策略。人在本能上会想要自保,即使以牺牲原则为代价,也要避免潜在的报复。

我曾看到,当特朗普发布行政命令,抨击多元化、公平和包容项目,以及那些致力于民主推广和公民社会的项目时,一些倡导组织删除了网站上有关多元、公平、包容的内容,并修改项目描述,把民主推广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挂钩。

同样,包括塔吉特、沃尔玛和Meta在内的一些知名公司也主动削减了多元、公平和包容相关项目。

我感到失望。美国人在世界范围内以反抗权威而闻名。但我也理解,恐惧的力量很强大。

这种顺从源于软弱,而非坚强。

在中文里有一个成语,形容政府的运作方式:“欺软怕硬”。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就像街头恶霸。但这个政党很少因为顺从而表现出善意。

当我们听到直言不讳的活动人士被关进监狱的故事时,可能会以为保持沉默更安全。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可能看不到,也听不到那些几乎什么都没做,却依然受到惩罚的异议者的故事。

多年来,我收到无数来自中国各地的信息,人们说他们遭到政府不公对待,但因为害怕,不敢把这些不公公开。

我曾看到,即使是面对中国共产党这个拥有全球最复杂镇压系统的政权,强硬的态度也能起到作用。

打压、恐吓、以捏造的罪名起诉人,耗费巨大,无论是资源还是名誉。一旦你展现出不易被吓倒、将会成为长期麻烦的姿态,这个恶霸可能就会放弃以你为目标。

以慕容为例,他发布网上信息两天后,警方传唤他接受审讯。但他们最终决定不逮捕他。

慕容的大胆激起了公众的关注。我猜,党认为逮捕所带来的负面舆论,影响不值得作为震慑的代价。

话虽如此,反抗并不意味着施暴者一定会退却。许多中国政府的批评者确实被关进了监狱。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2017年死于警方羁押期间。

我与中国政府受害者共事的经验是,当中共的铁拳第一次挥下时,大多数人都会僵住、屈服,但渐渐地,很多人会因为内心对是非的认知而站起来。其中一些人最终会成为杰出的人权捍卫者。

站出来可以找回尊严,也带来重要的内在解放。中国活动人士王峭岭因公开谈论她的丈夫、人权律师李和平被绑架和拘押的情况,遭到严密监视、被多次驱赶和其他骚扰。

即便如此,王后来表示她毫不后悔。

我看到类似的事情正在美国发生。虽然最初一些机构和个人在特朗普面前退让,但越来越多人站了出来:哈佛大学一旦坚守立场,其他大学校长也表示不会被政府强压。

在一些律师事务所与政府达成协议后,一些律师选择辞职以示抗议。

马里兰男子基尔马尔·阿布雷戈·加西亚被特朗普政府误遣返回萨尔瓦多后,他的妻子詹妮弗·瓦斯奎斯·苏拉成为为丈夫奔走的坚定倡导者。

她4月对《华盛顿邮报》说:“如果上帝把我扔进这场战斗,我相信他也会带我走出来。这是上帝的战斗。我会为基尔马尔,也为所有人而战。”

我曾多次听到中国被迫害者家属说出类似的话——那些声音因痛苦而生,却植根于坚定的意志。

美国长期支持世界各地争取自由和民主的人们,包括我在内。我依然相信这个国家的承诺。

因此,我想送给美国人一句中文祝福:加油!不要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