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繁体
繁体

经济学人:特朗普无休止的贸易威胁带来的代价越来越大,企业和消费者希望避开他的“解放”

经济学人的分析指出,美国经济受到损害的证据越来越多。

美国经济看起来正在走弱。通胀预期正在上升。3月25日,消费者信心降至12年来最低点。但特朗普表示,救济即将到来。

他宣称,经济的“解放日”将于4月2日到来,届时他将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新关税。

关税本质上是对消费者征税,因此这种“解放”是大多数企业高管和投资者宁愿躲开的。作为安慰,他们或许希望4月2日至少能带来某种确定性。但这一希望可能终究也会落空。

虽然4月的关税被称为“对等”措施,意味着将对等回应其他国家对美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但特朗普近来对这一说法提出质疑。他表示,美国“可能会对某些国家更友好”,但没有进一步说明。

这种混乱正在使美国经济的部分领域陷入瘫痪。

3月1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谈到“异常高”的经济不确定性。他说:“我不知道有谁对自己的预测很有信心。”

作为更大范围经济表现风向标的公司已经开始受到影响。3月20日,物流公司FedEx下调全年利润预期,理由是“美国工业经济不确定性”。

3月10日,达美航空表示,“宏观层面的不确定性”正在削弱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

更多调查也印证了这些个别情况。金融数据公司FactSet发现,在过去几个月,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有超过一半的公司在财报电话会上提到了关税——为过去十年中最多的一季度。

咨询公司Rock Creek Global Advisors的迈克尔·斯马特表示:“我们的客户基本上陷入停滞,因为他们完全无法预测政府下一步的政策走向,也就无法判断是否适合投资。”

西北大学的斯科特·贝克和同事创建的一个指数显示,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关于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大幅上升,目前已达到这个指数四十年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经济学家制定的另一项指数则描绘出更糟的情况,数据显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达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水平。

这两个指数都基于报纸报道。这听起来似乎不够精确,但指数的激增往往预示着经济增长放缓。

德意志银行估计,目前在美联储指数中检测到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在未来一年左右导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约0.75个百分点。如果关税的不确定性持续更久——比如延续到6月——那么对增长的打击可能会翻倍。

目前大多数关注点集中在美国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新关税上,这两个国家是美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为了减少干扰,美国对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规定的商品提供了豁免,这是特朗普在上届任期内谈判达成的贸易协议。

但这项豁免看上去并没有那么宽松。例如,加拿大的石油出口商需要追踪原油的来源直到油井,这是他们以前几乎从未做过的。墨西哥的钢铁生产商由于依赖从巴西进口原材料而陷入困境。对于那些部件繁多的复杂产品制造商,比如医疗设备企业,原产地规则十分复杂——如果这些规则在4月2日又要更改,那么遵守这些规则几乎毫无意义。

美国商会的约翰·墨菲说:“这不仅是不确定性,而是一团糟。”

这种寒意已扩散到制造业以外的领域。全美零售联合会的大卫·弗伦奇指出,他的会员们希望尽快确定采购安排。他们是否可以依赖穿越墨西哥的生产网络?还是转向东南亚的工厂更为稳妥?

采购经理们不愿在新关税格局尘埃落定之前贸然行动。

这种不确定性还延迟了其他投资决策。弗伦奇表示:“建筑材料和消费品上的关税使开设新店面更加不确定。”

与此同时,特朗普热衷于强调关税带来的正面效应。过去几周,一些公司宣布将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投资。这些公司包括科技巨头苹果公司,以及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台积电。最新的消息来自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3月24日公司表示,计划在2028年前在美投资210亿美元,创造1.4万个就业岗位。

特朗普在与现代高管出席白宫活动时表示:“资金正在大量流入,我们希望保持这种势头。”

不过,各家公司深知如何讨好特朗普。他们宣布的许多投资计划,其实早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就已启动。此外,每一个被公布的项目背后,都有更多计划陷入停滞。美联储纽约和费城分支最近的调查显示,制造商对未来半年经济前景的预期大幅下滑(。

一团糟确实很清晰?

那么,4月2日是否终于会带来明确的政策方向?赌这个似乎并不明智。

过去几天的媒体报道暗示,新的关税可能相对有限。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反复提到要征收全面的全球性关税,但现在他似乎更倾向于针对大约15个与美国存在长期贸易顺差的贸易伙伴,包括欧盟、印度和越南。

不过,早前的报道也曾多次出错。而且,不论特朗普最终选择哪种政策,事情恐怕也不会就此平息。其他国家可能会进行报复,就像加拿大在3月初推出自己的关税计划那样。而这又可能引发特朗普进一步升级。

他还曾表示,最终将对医药产品、芯片等行业征收专项关税。

此外,还存在法律上的问题。到目前为止,特朗普的关税主要依赖紧急权力法。这些法律允许只要国家安全受到威胁,就可以立即实施关税——这也是他在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时强调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的原因,尽管这些理由并不站得住脚。

如果政府想把关税建立在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投诉上,就必须依据其他法律,而这些法律要求更详细的调查和更长的通知期。

特朗普自己经常脱离原定说辞,把话题从毒品和移民转向经济失衡,这也不利于他的做法。曾在拜登政府担任贸易官员的伊丽莎白·巴尔特赞表示,这让这些关税措施更容易受到法院质疑。

新规最终可能被废除,这又是企业不愿轻易做出重大决策的另一个理由。

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的一种方式,就是为更坏的情况做好准备。以标准普尔全球评级公司计算的衰退概率为例,如果仅依据其计量经济模型,公司认为未来12个月美国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不超过10%。但若将对特朗普政策的主观判断纳入考虑,经济下滑的风险上升到25%——接近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并不意味着衰退迫在眉睫,但确实反映出特朗普不断威胁贸易政策所带来的代价正日益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