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分析了中印在教育体系方面的差异,并认为这是印度没有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原因之一。
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印度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步调一致。1970年,两国的财富水平几乎相同。但今天,中国的人均GDP约为13,000美元,是印度的近五倍。
传统上,人们将这一差距归因于两国经济开放方式的不同。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印度则成为世界的办公室。
那么,是哪些因素塑造了这两条发展路径呢?
一项由巴黎经济学院世界不平等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尼廷·库马尔·巴尔蒂和李阳完成的新研究指出,一个重要但常被低估的因素是教育政策。
这项研究追踪了从1900年至2020年两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初,印度和中国的入学率均不足10%;而今天,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
但通向普及教育的道路截然不同,这对两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采取了“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在1950年代,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优先扩展了小学和中学教育。而独立后的印度则采取了“自上而下”的策略,这意味着支持高质量的大学,比如印度理工学院,但忽视了小学教育的重要性。
到1980年,中国93%的儿童入学小学,但只有1.7%的年轻人上大学;而在印度,小学入学率为69%,但大学生占比达到8%。
另一个显著差异是大学生的专业选择。在中国,学生更倾向于攻读工程学位;而在印度,人文学科、商业或法律更受欢迎。
职业教育在中国也受到更高重视。从1980年代以来,超过40%的中国年轻人接受了职业教育,而印度这一比例仅为10%。
这些差异在两国经济自由化后,导致了不同的劳动力结构。1988年,约60%的印度成年人是文盲,而中国的比例为22%。这限制了印度人从农业转向更高收入工作的能力,也降低了生产率。
此外,中国更高比例的工程和职业教育毕业生,加上更普及的小学教育,帮助其制造业蓬勃发展。而印度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相对优势,则使其更适合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增长模式。
这些教育差异有其历史渊源。19世纪末,中国清朝领导人关注职业技能,以强化军队能力。而印度的英国殖民统治者则希望建立一套能够培养行政管理人员的学校体系,以服务于他们的帝国。印度独立后的领导人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偏向。
不过,自那以后,印度一直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2000年代的大规模行动增加了小学教育的覆盖面,但质量有所下降。政府还在推动职业教育。
同时,在高等教育领域,更多印度学生选择学习工程专业。然而,这些努力可能为时已晚。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制造业主导增长的时代已经错过了印度。今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支持了这一担忧。在本财年毕业的150万名工程专业学生中,只有10%预计在毕业后的第一年能找到工作。